浅谈禽流感的诊断和防制

2017-04-04 09:11戴远棠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病禽鸡冠禽类

刘 伟 戴远棠

(1.东源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广东河源 517500;2.东源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广东河源 517500)

浅谈禽流感的诊断和防制

刘 伟1戴远棠2

(1.东源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广东河源 517500;2.东源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广东河源 517500)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历史上又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称为鸡瘟(woflplguae),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l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类,也可发生在哺乳动物和人类。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及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发生禽流感疫情,对我国禽类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每一次严重的暴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公共卫生学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性,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国是世界上养禽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继续深人和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范围将更加扩大,国内市场流通将更为频繁,因为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紧迫问题。

禽流感;诊断;防制

1 禽流感病症与诊断

1.1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AIV)属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为 A 型流感病毒,负链单股 RNA 病毒,有囊膜。禽流感会发生变异,其变异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禽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病毒可在加热、极端的 pH、非等渗和干燥的条件下失活。在野外条件下,禽流感病毒常从病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受到这些有机物的保护极大地增加了抗灭活能力。

1.2 传播方式及流行

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最敏感的为鸡、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通过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禽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形式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

1.3 临床症状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3d不等,潜伏期的长短依赖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剂量、感染途径、被感染禽的种别和禽体的状态。病禽精神沉郁,伏卧,缩颈,倒歪,站立不稳,多数病禽死前表现摇头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禽产蛋量可由 90%下降到 10%以下甚至停产,且产的蛋为型蛋、畸形蛋、软壳蛋或沙壳蛋;产蛋母禽在出现产蛋量下降后就大批死亡;病禽头部和脸部水肿,禽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神经和腹泻症状,也有的出现角膜炎症状,甚至失明。病鸡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伴有鸡冠发绀、脚鳞出血、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的神经和腹泻症状,可出现角膜炎症状,甚至失明。

1.4 剖检变化

病死鸡的鸡冠普遍发紫,个别病死鸡的鸡冠呈银灰色或银白色,而且在喙、眼睑、耳孔周围都有银灰色或银白色物质沉积。鸡冠、肉髯和下颌部皮下组织水肿,并有胶冻样物质渗出,剪开后有大量清亮的液体或者胶冻样物质流出。脚鳞、脚趾和足垫部位出血的形状和颜色为多样化,有点状、条索状或块状,严重时的颜色为紫色。

1.5 诊断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因禽的日龄、种类和并发感染情况不同而异,仅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很难做出准确的诊断,因此,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现今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式进行诊断:

(1)临床诊断

主要指标为:①急性发病死亡;②脚鳞出血;③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水肿;④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性严重出血;⑤明显的神经症状(适于水禽)。临床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应符合临床诊断指标①,且至少有临床诊断指标②、③、④、⑤之一。

(2)病毒的分离和鉴定;(3)血清学诊断;(4)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5)电镜技术。

2 禽流感防制

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对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1)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从育种、饲养、管理、物资供应、出产等各个环节建立一套严格的最低生产标准,将全部的畜牧生产纳入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之中,按照要求推进畜牧生产质量。加强消毒,禽流感的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养禽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消毒剂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

(2)全面强化科技培训,对畜牧生产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提高自身抗病力 可用补液盐、电解质、补充VB、VC 或用免疫增加剂,如福乐健或免疫球蛋白等。建立养殖档案,对养殖场地环境指标、养殖品种、养殖时间、管理技术、防疫接种疫苗时间和次数、出产等方面,以只、头或者批为单位,作详细记录,档案随着出产进入销售环节。做好环境净化,鸡舍内净化 通风、换气、以降低禽内有害气体浓度,减少含毒量。

(3)用药物预防和控制 可用病毒唑、芪普思、特效喘利剂,阿司匹林及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加强禽类养殖场的疫病预防强化禽类养殖场的消毒及禽类的疫苗接种,加强各个环节的防疫监督检查,严密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与传播。采用地方性或当地禽流感多价苗或多联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建议免疫程序是:在高发区,1日龄、6周龄、16-18 周龄,可用灭活苗肌肉注射,非高发区可省去1日龄免疫。

(4)鸡场减少饲养量对病死率高或禽流感防治技术产蛋率低的鸡群,或假母鸡予以淘汰强化监测,在育种、饲料、出产等方面建立检测机构,严格把关,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使用,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售,确保畜牧产品的生产质量。

(5)突出重点,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动物防疫组织。通过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暴露出镇村两级动物防疫组织网络十分薄弱,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建立一支稳固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动物防疫组织网络,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 李连任.浅谈禽流感与鸡新城疫的鉴别诊断与防制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04,(02):19-21.

刘伟(1972—),男,广东河源东源,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病禽鸡冠禽类
葡萄球菌病的防控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禽肉的检查方法
双子塔下鸡冠红
禽类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