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7-04-04 09:11何金宝滕云启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病鹅小鹅鹅群

何金宝 滕云启

(1.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何金宝1滕云启2

(1.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小鹅瘟;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小鹅瘟是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鹅的临诊特征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峻下痢和有时出现神经症状;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肠道严峻发炎,小肠粘膜有时大片发生坏死脱落和凝固,构成栓子,梗塞肠腔。

1 病原

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

病毒存在于病雏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5~-20℃下能存活4年,56℃3h不会被完全灭活,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2 基本介绍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委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常呈败血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

3 发病情况

(1)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

(2)鹅群发病呈暴发流行,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3)饲养管理水平低,育雏温度低,鹅舍地面潮湿,卫生环境差,鹅只日龄小,其发病率较高。

(4)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发病的存在等均能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死亡。

(5)患病的鹅群,若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染。

(6)若发现有个别鹅场的患病鹅群发病日龄最迟的持续至33天龄,但死亡率极低。40日龄以上的鹅只,未见发生本病。

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d,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其临诊类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d,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d,有的更长,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病理变化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病例,剖检时仅见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充血,有时可见出血,在其上面复盖有大量的淡黄色黏液;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易碎;胆囊胀大、充满胆汁,其他脏器的病变不明显。

急性型急性型病例,解剖时可见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胆囊胀大,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肾脏稍为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肠道有明显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小肠的中段和后段,尤其是在卵黄囊柄与回盲部的肠段,外观膨大,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发炎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长短不一(2~5cm)的栓子,体积增大,形如腊肠状,手触腊肠状处质地坚实,剪开肠道后可见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状物(以上俗称为腊肠粪的变化,是小鹅瘟的一个特征性病理变化)。也有部分病鹅小肠中后段未见明显膨大,但可见到肠黏膜充血出血,肠腔内有大量的纤维素性凝块和碎片,未形成坚实栓子。

4 临床症状

发病鹅普遍出现下痢、口吐粘液、采食量减少等症状,个别鹅出现转脖、抽搐的情况。日龄较大一般没有出现神经症状,发病鹅表现为下痢、采食量减少。

5 病理解剖

可见肠道的血管怒张,十二指肠的粘液增多,粘膜呈现橘黄色,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肠壁变薄,里面有容易剥离的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的胰腺出现小白点。心肌颜色变淡,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时,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

6 区别诊断

区别鹅副粘病毒病、与小鹅瘟,本病1~3周龄的雏鹅易发,前者所有龄期的鹅都可发生。

7 防治措施

(1)预防应从种鹅抓起。种鹅应于开产前一个月进行首次免疫,也就是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作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ml;间隔7~10d后进行二次免疫,将疫苗作1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ml。使种鹅产生免疫抗体,孵出的鹅雏才可以产生免疫力。

(2)炕坊的预防措施。炕坊内的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炕坊应注重消毒。对种蛋要求: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混蛋",使孵出的雏鹅有不同母源抗体,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来自疫区种蛋在入炕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入炕孵化。

(3)小鹅出生后3次注射疫苗。第一次是在小鹅出生的24h内注射疫苗;第二次是在小鹅出生的一个月左右注射禽流感疫苗;第三次是在小鹅出生两个月后要注射霍乱疫苗。同时也可以给小鹅喂服一些抗应激药物。对于未经免疫的种鹅群和后期的雏鹅群,在出炕48h之内用1羽份雏鹅用的活疫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必须严格隔离饲养,防止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强毒的感染而发病,此法有较高的保护率。

(4)病鹅群紧急防治措施。雏鹅一旦发生小鹅瘟,首先要确诊。在确诊小鹅瘟后,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出饲养场地,放在清洁无污染场地饲养,并每只皮下注射高效价0.5~0.8ml天行健的天健鹅瘟清血清,在血清中可适当加入广谱抗菌素。每只病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1ml抗血清,患病仔鹅每500g注射1ml天行健的天健鹅瘟清血清,如用卵黄液应加倍剂量。

(5)疫苗使用注意事项。冻干苗稀释后应当天使用完毕,湿苗稀释后或解冻后应当天使用完毕;当10日龄以上雏鹅用活疫苗免疫后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感染病毒发病时。一般在注射疫苗48h后可用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

在确诊养鹅场发生小鹅瘟后,应做紧急处理,否则,病毒相互传染后,很难控制病情。

[1] 陈家菊.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 (5):112-113.

猜你喜欢
病鹅小鹅鹅群
几种鹅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被鹅追
浅析雏鹅痛风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
鹅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种鹅感染鹅羽虱的流行特点及治疗方法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瘸腿小鹅
阿健的小鹅
红糖水防止鹅中暑
病鹅的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