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在山区种养结合中的运用

2017-04-04 09:11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畜舍棚舍禽畜

黄 敏

(广西德保县城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德保 533700)

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在山区种养结合中的运用

黄 敏

(广西德保县城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德保 533700)

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在山区种养结合中的运用,是转变传统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养殖的探索实践,更是一种复合型新型养殖模式的探索,一方面禽畜养殖的绿色生态化,另一方面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带动种植业,更避免了庭院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将此项技术推广例行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文章结合实际发展,提出了:根据环境地点选择品种,确保适宜野外生态放养;规划搭建禽畜棚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病害防控工作,降低病害对禽畜影响;注意做好人工补饲,满足禽畜生长营养需求;成立专业的养殖合作社,确保生态养殖的同统一规范等等一系列的发展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禽畜;养殖;生态化

1 前言

将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到山区种养结合中去,不仅为禽畜养殖提供更广阔的养殖空间,提供更新鲜的空气和水分,同时,还有利于增强禽畜养殖的抗病能力,大大提升禽畜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2 山区种养结合的禽畜生态养殖技术

现代禽畜养殖呈节约化、规模化发展,而随禽畜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种种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畜禽集约化养殖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动物肉制品的质量,而且加深了畜禽食品的安全隐患。在此,畜禽生态养殖是缓解安全隐患而提出的最新养殖模式探索。在进行生态养殖时,选择优良的畜禽种苗极为重要,这直接影响畜禽的饲养效果和结果。一些畜禽在野外可以进行自由采食,呼吸新鲜空气应用优质水源和充足的草料等,极大地减少了饲料的投入量和疫苗使用量,这样可以生长出真正绿色环保的畜禽。

(1)种养结合禽畜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是转变传统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养殖的探索实践,推广此项技术更贴近生态养殖,将禽畜自笼养中释放出来,利用林地、草原等生态放牧,有利于生产优质肉产品。

(2)种养结合禽畜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更是一种复合型新型养殖模式的探索,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共同发展。在此,饲喂管理人员通过承包林地、草地等,将庭院中的禽畜放养出来,一方面禽畜活动在草地,确保绿色生态化养殖。另一方面,开展种植业发展,将种植业和养殖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庭院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禽畜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在山区种养结合中的运用

(1)根据环境地点选择品种,确保适宜野外生态放养选择禽畜品种,务必切合实际,满足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禽畜品种。例如在羊品种中选择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羊、特尔克羊、夏洛莱羊或本地的优良品种。同时,优良品种更应具备这些特点:反应灵敏、活泼好动、耐粗饲料、适宜生态放养、抗病性强,确保能在野外生态放养。

(2)规划搭建禽畜棚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生态养殖期间,搭建好禽畜棚舍,能为养殖禽畜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选择的棚舍,应注意:避风向阳,地势平坦,不积水,同时,有临近的水源和草场,这样避免长途饮水和放牧而带来的能量消耗。畜舍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能太干燥,同时还要保证畜舍的通风,从而保证畜禽的健康。要对畜舍内部的温度进行严格监控,如果温度过高可以在畜舍内放入几桶井水,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取暖器,或在畜棚上安装保温膜从而保证畜舍内温度的适宜。这样的畜舍环境才能让畜禽尽快地适应,并健康快速地生长繁殖。

(3)做好病害防控工作,降低病害对禽畜影响

禽畜生态养殖期间,病害防治是关键中的关键。由此,首先应严格制定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其次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结合实际制定免疫程序,做好防疫接种工作,重点做好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最后,及时处理患病禽畜,尸体严格无公害化处理,避免造成更大面积的传播感染。

(4)注意做好人工补饲,满足禽畜生长营养需求

为满足禽畜生长营养需求,搞好野外放牧工作的同时,更根据季节变化、禽畜生长变化等等,针对性做好补料工作。例如,羊山区养殖有冬瘦、春乏的自然消长规律,为防止羊在寒冷季节掉膘,对羊进行补饲,可以把羊分为几个小组,用燕麦、青干草等作为基础日粮,并且用不同量的精饲料对各个小组进行补饲,观察饲喂结果,找到最佳补饲方案。牛生长在山区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而且食物有限,特别是在哺乳过程中,食物缺乏会使幼犊生长缓慢,影响牛生产潜能的发挥,所以对其进行补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5)成立专业的养殖合作社,确保生态养殖的同统一规范成立专门的禽畜养殖合作社,对实现禽畜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同样为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成立的专业生态养殖合作社,能确保养殖形成一定关于规模,更便于集中统一防疫、统一放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禽畜生态养殖。积极响应政府颁布的减畜禁牧政策,牧区积极推广种植燕麦草、披碱草等养殖禽畜,更好保护山区草地资源,提升禽畜养殖的安全和质量,实现减畜而不减收的最终目的。

4 结论

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在山区种养结合中的运用,充分利用林地、草原等生态资源,有利于生产更优质的肉产品。同时,作为一种复合型新型养殖模式的探索,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共同发展。顺因时代发展的潮流,此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1] 周应君.种养结合 拓宽致富路[J].兵团工运,2012,(9):30.

[2] 陶学新.种养结合致富路[J].兵团工运,2008,(3):31.

[3] 陶玉强.田明义种养结合奔富路[J].兵团工运,2002,(11):37.

猜你喜欢
畜舍棚舍禽畜
空间电场对冬春季畜舍温室气体的净化效果
给禽畜配制饲料 搭配比例要合理
塑料暖棚畜舍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滦平县合同肉鸡规模养殖模式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与发展方向
旱鸭养殖新模式改良土壤探讨
测定畜舍及其FIRE设备防雷系统设计
病死禽畜“后事”料理不是小事
2010-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鱼禽畜肉摄入频率
如何修建肉鸭棚
养好家畜应重视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