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鸡散养技术浅议

2017-04-04 09:11陈亚萍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蛋母鸡雏鸡

陈亚萍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大姚 675400)

本地鸡散养技术浅议

陈亚萍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大姚 675400)

家庭养鸡,是我镇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普及和应用科学饲养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和促进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本地鸡;养殖;技术;浅议

金碧镇是大姚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镇有27个村(居)委会,387个村民小组,22648户农户,98047人,2015年底全镇家禽存栏240755羽,出栏451527羽,占全县家禽存栏的32.1%,出栏的46.2%。家庭养鸡,是我镇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养殖行业,多以自繁、自养为主。虽然规模小,但饲养农户多,家庭散养仍然是我镇家禽养殖的主要生产形式,提高其饲养管理水平,对家禽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

1.1 肛门鉴别法

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张缩能力强。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而有力,为雄雏;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1.2 羽毛鉴别法

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1.3 动作鉴别法

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1.4 外形鉴别法

雄雏一般头较大,个体粗重,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

2 小鸡的科学饲养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2.1 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的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一般要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初出壳的幼雏保持在30~32℃,以后,每5d降温1~2℃,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2.2 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的饲料应根据其营养需要和日龄科学配制,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为50~60%;糠麸类为5~10%;油饼类为20~25%;动物性饲料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2.3 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3 中鸡的科学饲养

中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年鸡、后备鸡。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3.1 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3.1.1 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此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3.1.2 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1.3 放养: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3.2 饲养管理

3.2.1 日粮的需求及合理搭配。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和青绿饲料。这一阶段鸡的营养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3.2.2 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为了促进鸡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1m2鸡舍以5~10只鸡为宜。平养方式应扩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

3.2.3 分群饲养和及时去势劣种公鸡。为了保证鸡群均衡生长,应及时进行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尤其公母鸡更要注意分群。因为公鸡较强,吃料时常排挤母鸡,而且公鸡比母鸡性成熟早,追逐母鸡,影响母鸡的正常发育。所以,一般能明显地分出公母时就应分群饲养。对于2月龄的小公鸡,除根据需要留作种鸡外,其余不符合种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鸡出售或去势上笼饲养。

4 蛋鸡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4.1 产蛋鸡的日粮配合

饲料是保证母鸡产蛋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搭配饲料是保证母鸡多产蛋的先决条件,根据产蛋鸡对营养的需要,在日粮中应保持16~18%的粗蛋白质,代谢能2600~2900大卡/kg。而能量饲料或称淀粉料不宜过多,以免母鸡身体积聚脂肪过多影响产蛋。同时搭配给1~1.5%的钙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满足鸡对维生素的需要。此外,要保证新鲜清洁的饮水。据了解,母鸡在24h内得不到饮水,会使产蛋下降30%左右,至少10d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4.2 适宜光照与温度

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对鸡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适应范围,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饲料的消耗就下降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4.3 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与安静

鸡舍空气清新与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力影响很大。因为鸡体温高(41~42℃)、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除有害气体,避免缺氧,降低湿度,以减少疾病感染。此外,鸡性怯弱,易受惊扰而产蛋减少,如因某些原因捕捉,引起鸡只炸群,惊慌飞逃,往往在一、二天内产蛋量下降30~50%。同时还会出现下软蛋和薄壳蛋。所以,应保持鸡舍及周围安静。

4.4 及时催醒抱窝母鸡

母鸡产生巢恋抱窝是母性的表现,也是鸡繁殖后代的本能,母鸡抱窝后,由于食欲减退,消耗体质,而产蛋停止。如不加以处理,少则停产20d,多则30~40d以上。人工催醒抱窝母鸡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把刚抱窝的母鸡关在笼里,吊在光亮的地方,使其不能长期伏卧,这样能很快醒抱。

(2)采用“一穿、二刺、三灌醋”方法。先用一根羽毛横穿抱窝母鸡的鼻孔,暂不取出;再用针分别刺入抱窝母鸡的两脚跟中部约1cm深,每天一次,然后再给抱窝母鸡灌服2匙酸醋,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即可醒抱,如一次未醒抱,可连续用2~3次即可。

4.5 要使母鸡多产蛋,除做好饲养管理外,在技术上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要选择饲养高产品种的母鸡;注意选留高产的个体母鸡;做好鸡群更新。通常母鸡产蛋第一年最高,第二年比第一年减少20%左右。产蛋三年后的母鸡,除个别优良且产蛋量较高的母鸡外,一般都应予淘汰。

5 鸡的育肥

不作留种用的中鸡或肉用仔鸡的饲养后期,采用上笼育肥,可以在短其内获得明显的增重。育肥方法主要是创造一个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并通过限制鸡的活动和增加淀粉和脂肪较多的饲料,以促进肌肉的丰满和脂肪积累,从而达到育肥的效果。具体做法:

5.1 驱虫

鸡体内有寄生虫,会影响育肥。因此,育肥前,应进行一次驱除鸡体内的寄生虫。

5.2 上笼饲养

经过驱虫后的鸡,一般要笼养育肥,以便限制鸡的活动。同时,鸡舍内要保持黑暗与安静的环境,使鸡饱食后安睡。

5.3 供料

育肥鸡主要靠体内积累更多的脂肪。因此,育肥鸡日粮应以玉米、稻谷、小麦、木薯、红薯等淀粉性饲料为主,适当减少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以免造成浪费,且影响肉质风味。有条件的可利用一些榨油的下脚料或鸡用饲料添加剂,育肥效果更佳。

[1] 李谦.农村散养本地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10):173.

[2] 王绍武.土鸡散养技术浅析[J].兽医导刊,2015,(16):70.

猜你喜欢
产蛋母鸡雏鸡
母鸡
母鸡下蛋
产蛋目标
母鸡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动物产蛋王
优选雏鸡四法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