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2017-04-04 09:11杨青苗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况遗传病哺乳

杨青苗

(泾县畜牧水产局,安徽宣城 242500)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杨青苗

(泾县畜牧水产局,安徽宣城 242500)

母猪年生产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的综合性指标,除保育猪和育肥猪生产以外的所有环节都与其密切相关,受到遗传、营养、管理、环境、疾病等各项因素影响。母猪的年生产力就如一桶水,生产的各个环节是箍桶的木板,只有做好各个环节,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本文就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性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母猪;年生产力;关键性;技术措施

1 前言

培养生产性能优异的母猪群是猪场效益的关键。年生产断奶仔猪25头,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达到8.5kg,是每个猪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各个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

2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2.1 剔除遗传缺陷

遗传缺陷影响胚胎和初生仔猪的死亡,其主要分为3类:首先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遗传易感性肠炎;其次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脑积水、脊髓发育不良、肾脏发育不全、先天性震颤等;最后是多基因遗传病,包括卷尾症、八字腿、多种疝气、肛门闭锁等。

针对这些遗传缺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剔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患病个体会出现相应表型,可直接淘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表型只能剔出隐性纯合子,选择效率低下,但现在可以通过基因水平检测,淘汰携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提升选择效率;多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个体很难根除,且与环境诱导密切相关,但可以对患病个体进行后天校正,如手术去除脐疝、阴囊疝等;另外,对于遗传力较大的疾病如八字腿等可以通过表型选育筛除。

2.2 配种方法及操作

在生产中,当后备母猪上午出现呆立反应,下午和每二天上午配(输液)种一次;经产母猪,上午出现呆立反应,第二天上、下午配种一次,下午出现呆立反应,第二天下午和第三天上午各配一次。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方法配种。

用0.1%高锰酸钾消毒,清洁母猪臀部和阴户以及公猪腹部包皮附近,挤掉积尿。配种要给予必要的人工辅助。公猪爬上母猪后要及时拉开母猪的尾巴。交配后,要用手轻轻按压母猪腰部不让它弓腰或立即躺下,以防精液倒流。

2.3 加强各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

2.3.1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所以营养的供给不但要保证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还要兼顾生殖器官的发育。当后备母猪的体重达到90~100kg时,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限饲,以防止母猪过肥,母猪体况过肥或过瘦都会导致发情异常,从而影响配种。一般后备母猪的体况保持在7~8成的体膘为最好。

2.3.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目标是确保妊娠成功,产出数量多、个体大、活力强的仔猪,并且保证母猪在产后能够顺利泌乳。此阶段饲喂的关键是限制好母猪的采食量,使其保持适宜的体况。母猪在妊娠初期,胚胎的生长发育缓慢,采食量不宜过大,如果母猪在些阶段的采食量过大,对基础代谢不利,从而破坏子宫的内环境,抑制受精卵的着床。所以在此阶段应该限制采食。而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则要增加饲料的饲喂量;妊娠中期的饲养目标是保持母猪达到3.5~4分膘情,同时在饲料中要提高精纤维的含量,使其增加饱腹感,防止便秘的发生,因为便秘对于母猪来说危害极大,会导致难产的发生。在此阶段同样要防止采食量过大,防止母猪过于肥胖;母猪在妊娠后期,胎儿在体内快速的生长发育,同时为产后泌乳作准备,此时要加强母猪的饲养,以保证营养供应充足。这一阶段的营养不足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不良,可能会造成死胎,大大减少了产活仔的数量,并且所产仔猪体弱,易患疾病,死亡率升高,使断奶仔猪数量下降,影响了母猪的年生产力。所在一般在妊娠后期给母猪提供哺乳母猪料,以增加营养,在日粮中可以添加营养性饲料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可以有效的促进胎儿的生长和机能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了仔猪的初生重以及抗病能力。母猪在产前1周要开始减料,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

2.3.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此阶段的饲养目标是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哺乳出健康、断奶体重大的仔猪,并减少死亡率,为断奶发情打下基础。饲喂时要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否则会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和断奶后的生产性能,使断奶到发情的间隔延长,还会使受胎率和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只有哺乳母猪的乳汁分泌充足,才能保证仔猪的健康以及断奶重。

2.3.4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做好空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有利于母猪的发情和配种,空怀母猪应饲喂高营养水平的日粮,并且将断奶后的母猪按照胎次和膘情来分群饲养,便于配种管理。在断奶2~3d后进行短期优饲,可以饲喂哺乳母猪料,促进发情的排卵。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适时配种,可以提高母猪的配种受配率。对于断奶后乏情或者发情异常的母猪要及时处理,对于没有种用价值的空情母猪要及时淘汰。

2.4 疾病预防

无论是疫病防控工作做得多好的猪场均不同程度会受到疫病的困扰,尤其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将直接导致生产效益下降。如常见的猪瘟、布氏杆菌病、细小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解决这一问题应从疫病净化和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如淘汰阳性猪、科学的免疫、做好保健加强消毒,为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猪群自身抵抗力。

2.5 药物的科学使用

有些药物使用不当会影响母猪的繁殖,如催产素和硫酸钠,使用后直接或间接地兴奋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发育。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左右,在猪病治疗时经常使用,但是给临产的母猪注射地塞米松会起到引产的作用。

3 结语

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众多,只有采取综合的措施,科学合理的做好母猪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做到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1] 郝永正.如何提高母猪产仔率[J].畜禽业,2015,(1):45-46.

[2] 任军鹏,焦剑平,师转丽.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率[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4):93.

猜你喜欢
体况遗传病哺乳
会哺乳的树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新技术可诊断罕见遗传病
母猪体况卡尺的开发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
体况评分报告在奶牛牧场管理中的应用
几种常见类型遗传病的概率计算
案例法进行“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一节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