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的疗效比较

2017-04-04 09:11林晓青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疗效显著病牛瘤胃

林晓青

(福建省华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漳州 3638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的疗效比较

林晓青

(福建省华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漳州 363800)

目的:对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从我县某牛场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发生的前胃弛缓病牛中抽取60头做研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头,对观察组病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对照组病牛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牛的治疗效果与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病牛的治疗总有效率是 96.7%,对照组病牛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0.0%,比较两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牛前胃弛缓的治疗来说,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病牛的痊愈时间较短,无任何不良的反应,值得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牛前胃弛缓;中药;西药;疗效

牛前胃弛缓归属于中兽医领域的“脾虚慢草”,发病的原因在于饲养不善,饲喂不易消化的饲料,或者劳役过度等,病牛的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致病,对奶牛的危害较为严重,患有前胃弛缓的奶牛,其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体力不支,奶产量减少,损失经济效益[1]。作者将对牛前胃弛缓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提升牛前胃弛缓的防治措施,减少发病的可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前胃弛缓病牛中抽取60头做研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头,所选取的病牛已确诊是前胃弛缓,病牛的病程为(2.2±0.5)个月,病牛的平均年龄是(5.1±1.4)个月。判断的标准如下:体质虚弱、采食量低(≤3.0 kg/次)、精神沉郁,牛奶产量低(≤10 kg/头),瘤胃的蠕动次数明显减少(≤l 次/min)。

1.2 分组治疗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30头病牛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每头病牛用胃动力注射液,15ml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日,取10g酒石酸锑钾溶于2000mL温水中,取15g鱼石脂溶于浓度为75%的乙醇中,为病牛一次性服用100ml。在病牛用药0.5h后,为其灌入2400mL啤酒,加强牛的胃蠕动,每日1次,连用两日,内服大黄酊30~100ml,每日二次,连用三日,来调整病牛的胃肠机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30头病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以对照组的西医常规疗法为基础,对病牛加用中药治疗,以促进病牛的食欲,加强病牛的瘤胃蠕动,以使反刍达到正常,有效消除瘤胃鼓气。中药剂方:苍术、陈皮、青皮、白术各20g,木香、甘草各25g,山楂、神曲、泽泻、党参、厚朴、麦芽、茯苓各30g,将以上中药材研末、磨粉,用开水冲服,依据病牛的个体差异性,酌情合理加减。

1.3 疗效

5d后随访,观察组经治疗后,病牛精神状态良好,消瘦贫血、精神沉郁等症状消失,饮食、排便恢复正常;26头疗效显著,其余4头症状减轻:对照组经治疗后,16头疗效显著,但还有14头病牛病情无好转,甚至出现加剧。

2 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牛的治疗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 8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53.3%,比较两组的差异性,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3 讨论

3.1 牛前胃弛缓的症状分析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牛瘤胃中的微生物致使前胃的兴奋性降低,其收缩力下降,消化功能发生紊乱的疾病[2]。中兽医理论中称牛前胃弛缓为脾虚慢草[3],是反刍动物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高达60%,为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牛前胃弛缓的原发性因素较多,如饲养不当、饲料变质、气候突变等,奶牛在产乳过多的情况下,中气下陷、脾气虚弱等;继发性的因素有:单纯的消化不良、急性的谷类过食症、分娩性抽搐、真胃变位、牛的肝片吸虫等;也有因大量长期性地服用磺胺类药物、抗生素,使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区发生改变。

3.2 西医常规疗法的疗效探讨

对照组中30头病牛经治疗后,有16头病牛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53.3%,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同观察组的疗效相比较来说,相对较差。可见,西医常规疗法对牛前胃弛缓的治疗效果欠佳,单单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容易引发病情的发复,使病程延长,有着一定的不足。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探讨

观察组中30头病牛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办法,以西医常规性治疗为基础,加用中药方剂加减治疗,观察组有26头病牛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6.7%,与对照组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性明显。由此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应用中药方剂在牛前胃弛缓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病牛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在治疗的后期,绝大部分病牛的精神状况、食欲情况都达到正常的水平。联合中医与西医,可以有效地解决西医常规疗法的不足,促进病牛的康复。二者相互作用,弥补单独用药的不足,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综上所述,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牛前胃弛缓,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可以增强牛前胃液的分泌,促进其收缩,达到利尿的效果,提升治愈率,值得大范围地推广与应用。

[1] 孔垂永.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效果观察试验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1):135.

[2] 黄瑞增,石永胜.加减中药扶脾散治疗牛前胃弛缓[J].广西畜牧兽医,2012,(1):51-52.

[3] 张东风.牛前胃弛缓状鉴别诊断与治疗[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8):208.

猜你喜欢
疗效显著病牛瘤胃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疗效显著造福百姓 服务至上加盟无忧
栾氏四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研究
翠绿宝石长脉冲激光脱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慧眼识病牛
牛瘤胃臌气常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