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7-04-04 09:11刘自然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全群耳病猪群

刘自然

(三台县安居畜牧兽医站,四川绵阳 621115)

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刘自然

(三台县安居畜牧兽医站,四川绵阳 621115)

猪瘟为猪瘟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在国内此病被列为一类传染病,危害流行范围极广。近些年来,此病的流行形式正由频发的大流行逐渐向多地的散发性经过。而且,临床表现类型,更呈现亚临床经过,多数易感其他混合感染症。猪蓝耳病为免疫抑制病,此病的发生这些年,与猪瘟的易感性大增,严重威胁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多年来一线的工作实践,重点阐述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汇总了:加强猪群管理,改善用料配方;紧急接种疫苗,增强抗病体质;积极对症施治,防继发感染症;封锁隔离猪场,尸体无公害处理等一系列的综合防病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猪瘟;猪蓝耳病;防控

1 前言

猪瘟为猪瘟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危害流行范围极广,此病流行目前正向多地的散发性经过发展。而且,发病病例中,更呈现亚临床经过的病例居多,多数易感其他混合感染症。猪蓝耳病为免疫抑制病,这些年与猪瘟的易感性大增,严重威胁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由此介绍此混合感染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为科学养殖降低此病感染几率提供技术指导。

2 临床症状

早期感染,体温骤升,高达42℃,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精神萎靡,排粪便干燥,时常伴有腹泻。检查病畜四肢、耳朵、腹下、背部等处,明显有大小不等的紫斑,眼圈发青。病猪呼吸困难,个别腹式呼吸,鼻孔有粘液流出。随病程加剧,卧地不起,四肢站立不稳,走路摇晃,共济失调,眼睛有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到发病后期,伴发明显神经症,原地转圈、四肢游泳状,声音嘶哑。个别致死病例,因心力衰竭而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仔猪。病猪血凝不良,皮下充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其中多数病猪鼻腔充血、出血,心包积有少许淡黄色液体,肝脏呈上黄色,脑膜充血、出血。部分病猪颈部皮下水肿明显,心脏肿大,肺脏肿大、充血,呈黄褐色、褐色,脾脏出血、肿大,呈暗红色。个别病猪猪胃及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

抽取病猪耳静脉血样,分别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100×10倍显微油镜下观察,在红细胞表面、边缘及血浆中均可见球形、环形、月芽形的摆动虫体:血液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油镜检查,可见蓝色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无菌取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做涂片、固定,革兰氏染色,高倍镜检,发现有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的阳性球菌。

4.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分别接种于血清琼脂平板,置37℃培养24 h,均见有灰白色、圆形、透明、中央隆起、表面光滑的露珠样菌落、

4.3 血清学检查

取病猪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猪瘟、圆环病毒病、猪蓝耳病、伪狂犬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只有蓝耳病检测呈阳性,且为100%。

4.4 药敏实验

实验室内致病菌药敏实验,经证实:此菌对林可霉素、头孢噻呋、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有较强的敏感性。而对链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无敏感。

调查此病发病情况,了解此病临床症状,结合此病剖检病变,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此病为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猪群管理,改善用料配方

首先,改善饮用水质量,确保健康、洁净、卫生,符合安全用水的基本要求。其次,科学配比用料,稳定预混料配方,不要经常变动,控制原料质量,满足其生长发育营养需求。

5.2 紧急接种疫苗,增强抗病体质

接种防疫疫苗,为有效预控此病的关键。用猪PRRS灭活苗,每次2头份,全群紧急接种;猪瘟脾淋苗,每次2头份,全群紧急接种,用于此病早期感染的全群防控效果更好些。

5.3 积极对症施治,防继发感染症

此病目前特效药不多,尝试用对症疗法,是有效预控此病的关键。常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更好些。混饲拌喂,氟苯尼考或强力霉素,用量20~30mg/kg(以氟苯尼考计),一日2次 连用3~5d。用药治疗期间,两种药物交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同时,饮水中加多维素、葡萄糖、黄芪多糖等等,增强猪群抗病体质,降低此病感染几率。

5.4 封锁隔离猪场,尸体无公害处理

根据动物防疫法的基本要求,对发病猪场务必立即封锁,全群立即彻底无留死角消毒,遏制此病致病菌的扩散和蔓延。对禽畜舍内消毒,用0.5%过氧乙酸、0.3%“灭毒王”消毒;对场地内消毒,用5%烧碱或20%生石灰,泼洒消毒。病死猪尸体禁止食用,严格无公害处理,所有污物集中堆积销毁。

6 结论

(1)接种防疫疫苗,务必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而定,制定更为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参照接种程序接种。种猪做好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的接种防疫工作,而对于仔猪、母猪、育肥猪等等,都要接种猪蓝耳病疫苗,结合定期抗体水平监测,及时做好补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组织猪群病原学检测,注意淘汰阳性猪群。

(2)猪场养殖搞好引种工作,引种前配合血清学检疫,确定为PRRS何PSH阴性的猪场,方可安排引种。避免引进阳性猪,确保引进种源的安全健康。

(3)诊治无效的病猪,尸体务必及时处理,深埋作无公害处理,禁止流向市场食用或销售,做好控制疫病传播感染的可能。

[1] 朱伟山,林广洪,林志强.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新农业,2011,(9):35.

[2] 鲍勃·莫瑞森.控制蓝耳病的最新研究进展[J].兽医导刊,2016,(21):20.

[3] 王国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J].湖南畜牧兽医,2016,(3):19-20.

猜你喜欢
全群耳病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接种疫苗要防过敏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猪群亚健康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