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以上率下

2017-04-05 03:30闫群力北京丰台
清风 2017年1期
关键词:老百姓党员干部初心

文_闫群力_(北京丰台)

不忘初心,以上率下

文_闫群力_(北京丰台)

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像总书记那样始终如一“从我本人做起”。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首先表明态度:“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从我本人做起”的铿锵之语向全党亮出旗帜,树立标杆,做出表率。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做出样子。“己不正,焉能正人?”“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这些古言深刻而通俗的道理就在于此。

慎言慎行,慎微慎初

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些领导干部平日里虽然与老百姓深入接触或直接打交道不多,但现在媒体的快捷、宣传的广泛和出镜的频繁,其言行举止是清是廉或是贪是混,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本账”,因此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对老百姓满不在乎,不把广大群众放在眼里,对人民利益特别生老病死不当回事,更不能整天高高在上,长期脱离群众。这样迟早都会被老百姓唾弃。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最大的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严重脱离群众。民意不可违,民利不可侵,民愤不可压,民心不可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八项规定”时就说过:“我们不舒服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这话说得多么坦诚又多么中肯,所以,我们千万别把这当“耳边风”。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领导干部言行举止一定慎之又慎。

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小处入手。无论什么人,特别当“官”的,如果平时不重视不注意这个“小”字,一旦放松警惕,放开闸门,放任行为,往往就出大事,出大问题或捅“大娄子”,出“大案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都能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他还指出:“这些年我们在干部管理上不可谓不重视,也出台了不少制度规定,为什么还存在那么多问题?我看一个重要原因是讲‘认真’不够。”

因此,抓“小事”“小节”绝不是“斤斤计较”,更不是与领导干部“过不去”。平时对党员干部“严”不是害而是爱,领导干部平时要求自己严是好事,不在乎小事、小节那才是最大的祸害。

踏踏实实,落地生根

领导干部要保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品质。忠厚老实、对人厚道、以诚待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品质和特有本性。“老实”决不是胆小怕事、软弱无能的表现,“老黄牛”也决不是没本事、无才能的代名词。领导干部要勇于说实话、真话、心里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直来直去,说清楚,讲明白,不藏着、掖着、捂着、盖着、瞒着,不打官腔,不说大话、空话,绝不说假话。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领导干部就要襟怀坦白,相互之间就得坦诚相待。

领导干部推进各项工作也要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当人民公仆,愿做“孺子牛”。为党和人民做工作不要讲“价钱”,讨价还价,计较个人得失;为广大群众办事情不能只索取,不付出,甚至以权谋私。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做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遍地开花,就是不结果,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总是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要分清轻重缓急,有板有眼,有理有节,有条不紊,张弛有度,一步一个脚印,有节奏、有步骤。长期以来,社会上甚至官场中十分盛行“浮夸风”,非常流行“浮躁病”。有些领导干部愿做表面文章,干地上项目,搞形象工程,想尽快出“政绩”“成果”,很想一举成功,一步登天或一夜成名,一下暴富。

能上能下,能官能民

领导干部不能放纵“权力欲”,一定要节制好、控制对、抑制住。有些人为了当官升高官不顾廉耻,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一门心思想当官,挖空心思往上爬,结果不是“好道”得来的官位,即使爬得再高,肯定跌得也重。人若当上了官,绝不能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目中无人,目空一切,以为有权了就可以任意乱来,随便胡来。

即使当不上官也不要灰心丧气,信心丧尽,意志消沉,以为没希望,没奔头,再也进步不了了,就随便任性,放任自流。“失意”不能失志,“得意”不要猖狂。领导干部“仕途”上不可能天天进步,日日晋升,步步登高,一帆风顺,一旦遇到挫折、阻力和障碍,要正确对待,哪怕一进一退,一升一降,一起一落或大起大落,也要淡定,平静,想得开,看得开。千万不要攀比、简单对比,要学会正确比较,更不能埋怨组织,怨恨别人。还是多找找自己的原因。领导干部都掌握一定权力,管理一些“人马”。但不能为了掌权、揽权、扩权而滥权、擅权、篡权。“当官”就是付出、奉献,“掌权”就要担责、负责,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否则就要问责追责或依纪依法处理。

战争年代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现如今“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同样也是“铁律”,不能违反“规矩”,更不能突破“底线”。只有做到廉洁自律,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广大群众眼里才最有威信、威望和威严,老百姓也最信任、信服和服从。

不忘初心,奋斗终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每名共产党员都不会忘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必须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终身。真正做到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始终如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特别强调要努力践行“三严三实”,使之成为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党员干部特别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政德修养,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说句大白话,为官就要树起先锋形象,具备优秀“官德”,确立纯正“官念”,保持良好“官样”。这个“样”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榜样”“标杆”“旗帜”,带领群众勇往直前的“火车头”“领头雁”“开路先锋”“实干闯将”。

党员干部不是活在真空之中,也不是超脱凡俗的神仙圣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纷纷扰扰的杂音,乌乌泱泱的围攻,乱七八糟的干扰,稀奇古怪的浸透,如何顶住诱惑,耐住寂寞,守住底线,抑制杂念,经受住考验,理想信念就是“总开关”,是党员干部精神的脊梁,党性原则就是心中的定海神针,根本宗旨就是行为的方向指南。每位党员干部要牢记政治使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中,特别领导干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在所不辞。即使承担的工作、肩负的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也要坚持不懈,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奋斗到底。

(作者系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监察专员)

猜你喜欢
老百姓党员干部初心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党员干部新书架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永远的初心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论“不忘初心”
老百姓的微笑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