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架起“连心桥”

2017-04-05 03:30发自湖南长沙
清风 2017年1期
关键词:谢某连心桥陈女士

文_本刊记者(发自湖南长沙)

用爱架起“连心桥”

文_本刊记者(发自湖南长沙)

言展介绍青山祠社区获得的荣誉

青山祠社区位于长沙天心区妙高峰北麓下,此地原有青山祠,系祭祀南宋右丞相赵汝愚。史载,赵汝愚为右丞相,爱国忧君,力主抗金,敢于冲风冒雪,千里出征;深知百姓疾苦,为官敢于为民请命、兴利除弊。赵汝愚善用人之道,宁宗时为右丞相,后被奸臣所忌,诬以谋害社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使。赵汝愚赴永州,至衡州(今衡阳)时暴卒,遗体运至长沙,建青山祠祭祀。今青山祠不存,留下“青山祠”街名。昔人不再,但其遗风却在一定程度得以传承下来。

到了今天,如何发挥爱国忧民的精神,成为摆在所有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工作人员也不例外。如何立足社区社情,做好为居民的服务工作?这道看似常规的“考题”,基层工作人员要“答”好却并非易事,是否合格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居民的满意度。青山祠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数千居民的“点赞”。近日,本刊记者走进青山祠社区,采访了该社区负责人为居民服务的一些点滴。

带着感情主动走近居民

资料显示,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街道青山祠社区地处老城区,面积0.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住户2565户,常住人口7000多人。青山祠社区四面商埠,西临湘江,曾以“戏窝子”遐迩闻名,拥有誉国内外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辖区内有至今保存完好的赵福王墓,是一块名符其实的湘风楚雨浸润着的土地。

多年前,青山祠社区因人口密集、结构复杂、低保特困户多、残疾人多、情况复杂等历史原因,一直是社区的管理难题。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社区经过治理转变后接连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省“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全国、省、市荣誉,该社区居委会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模范居委会”称号。

青山祠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到底使用了什么“法宝”,将原本一个难以治理的社区打造成了华丽转身的典型示范社区呢?“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我们作为社区负责人,要把居民的需求真正摆到自己心里去,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带着感情主动去走近居民身边,走进居民心里,这样就能为居民服务好。”青山祠社区居委会主任言展对记者说。

2015年的一天,社区党总支书记赵青(于2016年退休)和言展在走访社区时,听人反映社区有户家庭“失独”(即独生子女不幸身亡),但是却很少见到该家庭有人进出。言展说,当时他和赵青都将信将疑:如果该家庭“失独”了,怎么看起来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呢?他和赵青经过反复核实,最后确定该家庭近期“失独”确有其事,失去独生子女的母亲整日沉浸在悲痛中,既没心思去上班做生意,也不愿见人,甚至很少出门。赵青和言展决定上门去做慰问工作。

该“失独”母亲见言展和赵青敲开了她的家门,非常奇怪:“我又没去社区反映,你们怎么会知道我家的事?”为了将这位母亲从悲痛中尽快拉出来,赵青和言展经常抽时间上门陪她聊天拉家常,慰问安抚她,有时下班后甚至帮着她一起做饭菜。渐渐地,该“失独”母亲从悲伤中回到了正常的日常生活来,她给社区居委会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心系百姓,温暖人心”的红色大字。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这面锦旗挂在言展的办公桌旁,格外显眼。“这是社区居民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鞭策。”言展指着这面锦旗对记者说。

采访中,言展拉住一位中年妇女问:“张姐,你楼下再没有油烟污染了吧?”张女士很开心地回答:“多亏了你们社区居委会,那家快餐店老板到别的地方开店去了。”原来,赵青和言展在一次社区走访中发现,张女士楼下新开了一家快餐店,油烟对楼上张女士家影响较大。赵青和言展协调有关部门,坚决劝说快餐店老板关掉了店子。“言主任啊,你是赵姐(社区居民对赵青的亲切称呼)的‘徒弟’,我们居民都很信任你的。”张女士笑着说。

言展对记者说:“说赵姐(指赵青)是我‘师父’,恰如其分。”赵青服务社区居民最大的特点就是带着感情去做事,她在社区倾情服务16年,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社区居民,赢得了居民极大的信任,在社区留下了许多佳话。言展自2009年调到青山祠社区工作以来(2011年被选为青山祠社区居委会主任),与赵青朝夕相处工作了9年,赵青对社区的感情深深感染了他,也教育了他如何去做好一名社区负责人。“赵姐手把手告诉我如何与居民相处,如何从每个居民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去对症下药……赵姐虽然退休了,但是她并没有放下社区的工作,她依然心系着社区居民,惦记着社区的工作事务。”

言展(右)在为居民解决难题

“要欢迎居民随时来找你”

“谢哥,您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会在能力范围内跟你一起想办法的。这样吧,今天下午我再约你和开发商的代表到一起,希望尽快把您老人家的房子遗留问题妥善处理好。”2016年12月9日上午,在社区居委会二楼办公室,社区主任言展起身给社区老居民谢某续了茶,用一口长沙方言与谢某交谈着。

谢某继续诉说着他的遭遇,言展继续安抚谢某的情绪,同时给他讲解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大约一个小时后,谢某放下茶杯说:“好咯,就按照你刚才说的,下午看谈得怎么样再说咯。”言展把谢某送出门外后,对坐在一边旁听的记者说:“居民一有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到社区居委会办公室来。”上述谢某到社区居委会办公室来诉求,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该社区居委会主任言展也对他的诉求内容烂熟于胸。

“只要你能真正以平等心去对待每一个来求助的人,只要实事求是,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决不能让‘情牵街巷、心系万家’成为一句空话。”言展对记者说。

像谢某这样主动来找社区居委会诉求困难,希望得到社区帮助或协调的居民不在少数。2015年7月,47岁的陈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突然回到青山祠社区找到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称自己“过不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言展对本刊记者介绍,经调查了解,陈女士结婚后随丈夫生活在长沙的另一个社区,但其户口仍留在青山祠社区,由于多年未生活在青山祠社区,因此社区负责人一开始对她的情况并不了解。但是一调查,才发现陈女士多年前是吸毒的“瘾君子”,后来戒毒后浑身却患了白癜风疾病,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其丈夫又因精神疾病住进了精神病院。陈女士只好回到生长的青山祠社区向居委会求助。

言展拿出当时拍的一张照片接着向本刊记者介绍,社区党总支书记赵青和他发现陈女士身无分文,没地方住,也没钱吃饭,“那个5岁的孩子一看就让人心疼。”赵青和言展认为,陈女士和儿子应该享有“低保”。赵青和他拿出几百元钱和几套衣服送给陈女士,将陈女士母子俩安排在社区的一家招待所,给他们买来饭菜,然后去其丈夫的社区和医院开具了户籍证明、诊疗证明等手续,不到一个月就为陈女士母子俩办好了“低保”。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赵青和言展又联系了一所幼儿园,将她的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读书。

“赵姐(指赵青)告诉我,你到社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要勇于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下,向居民亮出你的身份,欢迎居民随时有事来找你。社区作为基层工作的最前沿,排民忧、解民难,既是群众所盼,也是职责所在。”言展介绍,为了能让所有社区居民都能随时掌握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他们为每家每户发放了“服务联系卡”,将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和服务项目印在上面,被居民称为“知心卡”,居民逐步形成了有困难找社区的习惯。

同时,社区居委会要求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都要掌握所有工作流程,打破分工,群众不管找到谁,都能得到满意答复,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妥所有事”。仅2015年,社区走访慰问各类群众及社区群众358户,其中接待居民800多人次,帮扶群众220户,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800多起,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棘手问题38起。

引导居民建立充满爱的社区

有人说,做社区工作要有“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言展对记者补充道:“除了这些,还要找准位子,善动脑子,引导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社区是我家,工作靠大家’成为居民的共识。”为此,青山祠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在以下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公事大家议”。成立居民议事会,设立“居民议事亭”,将“社区的事交给大家议,社区的事邀请大家评”,通过“议事亭”公示,让居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区大事我做主,我有我的话语权”。如在特色社区创建活动中,大家对“以什么为特色”等看法不一,通过收集意见、议事会讨论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创建绿色社区,并策划了“我为楼道添新绿”“自育门前花木行”等一系列活动。

“偶像大家评”。社区坚持“用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让身边典型感染群众”,开展了“社区好婆婆、好媳妇”“社区孝心榜”“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民间评比活动,广泛宣传社区好人好事。我们有效地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和社区活动相结合,在增强凝聚力、归属感、感召力的同时,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从而增强社区思想文化工作的活力。

“文化大家乐”。社区联合驻区单位开展“文化共建”活动,把思想文化工作与政策理论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巩固社区的思想文化阵地。

“爱心大家帮”。由于社区困难群体较多,社区成立了爱心帮困团,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扶贫帮困,在“五类人”(社区俗称为“知名人”“管事人”“能耐人”“引路人”“弱势人”)中开展交友活动,让知名人、能耐人出钱,让管事人、引路人出力,既为社区建设出谋献策,又为困难群众帮困解难。

在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带头示范和热心服务下,居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记者从青山区社区还了解到这样一个令人称道的家庭:社区大妈房瑞华的家是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只有3岁零8个月。由于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她特别注重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和影响着儿孙,让他们在安定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同时教育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工作。从1975年起,房瑞华就一直照顾着其丈夫那无儿无女无工作的后婶娘,和她一起生活了30多年,从未把她当外人对待。在房瑞华的带动下,其儿子也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孝子,除了孝顺父母,还经常陪着姥姥看病、买药、理发,租的士车环游星城。言展对记者说,像房瑞华这样和谐幸福的家庭,在社区比比皆是。

自从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后,房瑞华也成为青山祠社区党总支一支部党员,身为党员她特别注意模范带头作用,并关心社区,热心公益事业。作为社区服务志愿者,她参加了社区多个不同时期的执勤、巡逻、铲冰等志愿活动,“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需要,我必定准时到社区为大家服务。”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她还主动向灾区群众伸出了援手,并发动家人为灾区积极捐款。

同时,房瑞华也是青山祠社区的一位楼栋长。作为楼栋长的她积极为楼栋居民服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获得了居民的良好评价。比如,她带头打扫楼道卫生,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己家的事来做。在2015年8月的一天晚上,由于大雨大风,导致楼栋进出口旁边的一棵大树倒塌,挡住了道路。为尽快畅通居民的出行道路,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房瑞华组织居民与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一起维持现场秩序并联系园林局,直到园林局工作人员于晚上11点钟把倒塌的树木清理完她才回家。

看到社区治理事业蒸蒸日上,社区居民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言展和赵青都非常欣慰。“如果一定要我总结做好社区工作的‘诀窍’,我认为最大‘诀窍’就是:关键是要用耐心和感情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言展对记者说,做社区工作确实很累,也很繁琐,但只要对居民认真付出耐心和感情,就没有做不好的社区工作。

猜你喜欢
谢某连心桥陈女士
请允许我 细细地回忆她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蒋王社区:打造“侨之家”、同心桥服务队 以侨为“桥”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请允许我细细地回忆她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遭强暴后收好处称自愿法院判其包庇罪
申请退款变“贷款”女子险被骗1万
关于绑架罪的实例分析
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相约自杀中途放弃被判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