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母猪不同时期背膘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7-04-05 15:52张茂邹发兰林长春李虹仪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繁殖性能

张茂+++邹发兰++林长春++李虹仪++李焰++许卫华

摘要:选取福建某猪场149头2~3胎长大的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背膘仪测定其在1个繁殖周期内断奶、配种及产前3个生理阶段的背膘厚度,分析不同阶段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断奶和配种阶段背膘厚度在16~19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断奶母猪背膘厚度在13~15 mm的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最短,产前母猪背膘厚度在21~24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不同阶段母猪背膘过肥和过瘦都会影响繁殖性能。

关键词:长大母猪;不同阶段;背膘厚度;繁殖性能

中图分类号: S828.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2-0272-02

收稿日期:2015-10-09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编号:JA15500);龙岩学院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编号:LQ2014008);龙岩学院博士启动基金(编号:LB2013012)。

作者简介:张茂(1985—),男,云南大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研究。E-mail:zm18email@163.com。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繁殖性能为猪场重要的经济指标[1-2],如何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一直是生产者追求的目标。在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中,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体况对繁殖性能影响很大,膘情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背膘厚度与体脂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时期膘情反映母猪不同时期的营养水平及体能储备,由于营养状况很难测定,所以选择较为容易测定的背膘作为测定指标,是母猪繁殖性能良好的预测指标[3-5]。生产中常用目测法对母猪体况进行评估,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预测,但存在一定误差,目前用超声波测定背膘厚度广泛应用于猪遗传改良,操作简单、易于测量,能够对猪背膘厚度进行精确测定。本试验选择目前较为普遍的长大二元母猪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并记录了同1个繁殖周期母猪断奶、配种、上产床前的背膘厚度及变化情况,分析不同阶段背膘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取福建某猪场2014年149头2~3胎的长大二元母猪作为试验对象,在同1个繁殖周期内测定母猪21 d断奶、配种前(发情静立反射的当天)及分娩前5 d上产床3个时期的背膘厚度,并记录母猪的产仔情况,包括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窝重、初生均体质量等。

1.2测定方法

用美国运高(Renco)背膘仪测定母猪断奶后、配种当天、分娩前5 d上产床的背膘厚度。具体方法:选定待测母猪,在左侧最后肋骨处(P2点)距背中线大约5 cm处将毛剪干净,猪体脏时用水及毛巾擦洗干净,在剪毛处和探头上涂耦合剂,使探头与剪毛处亲密接触,不留空隙,调节好背膘仪,待背膘仪显示读数稳定后,读出背膘厚度数据。

1.3统计分析

收集的数据先用Excel 2003进行准备,然后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母猪断奶背膘厚对发情间隔及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Ⅱ组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最短,为(591±1.94) d,发情间隔时间最长为Ⅳ组,为(8.23±6.36) d,但4个背膘组断奶至发情间隔差异均不显著(P>0.05);断奶母猪背膘厚Ⅰ组的总产仔数最低,为(8.36±233)头,显著低于断奶背膘厚度Ⅱ组、Ⅲ组(P<0.05),背膘厚度Ⅲ组的总产仔数最高为(13.40±2.72)头,显著高于其他背膘厚度组的总产仔数(P<0.05);背膘厚度Ⅰ组的产活仔数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Ⅳ组(P<005);窝质量最高为背膘厚度Ⅲ组,为(16.03±3.14) kg,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初生均质量最高为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1)。

2.2母猪配种前背膘厚度对当胎繁殖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背膘厚度Ⅲ组(16~19 mm)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最高,分别为(12.94±2.86) 头、(12.35±2.77) 头、(15.34±3.64) kg,均显著高于其他背膘厚度组(P<0.05);Ⅰ组(9~12 mm)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最低,分别为(8.18±2.14) 头、(7.15±1.94) 头、(8.92±3.15) kg,显著低于其他背膘厚度组(P<0.05);背膘厚度Ⅱ组、Ⅳ组之间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4个不同背膘厚度组初生均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2.3产前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4个背膘组中,背膘厚Ⅰ组(12~16 mm)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初生均质量均最低,分别为(7.86±1.58) 头、(7.14±1.65) 头、(8.53±2.37) kg、(119±0.17) kg,其中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均显著[CM(25]低于其他背膘厚度组(P<0.05);背膘厚度Ⅲ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均最高,显著高于背膘厚度Ⅰ组(P<0.05),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均质量方面最高为背膘厚度Ⅳ组,其次是背膘厚度Ⅱ组,均显著高于背膘厚度Ⅰ组(P<0.05),但与背膘厚度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

3结论与讨论

背膘厚度可以有效地反映母猪体况变化,可作为母猪繁殖性能的预测指标。本试验从经产母猪断奶开始测定母猪背膘,记录母猪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跟踪配种及产前的背膘情况,分析出母猪背膘变化与繁殖性能的关系。母猪断奶至配种时间间隔是母猪繁殖周期的一部分,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可以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母猪断奶时保持良好体况对母猪发情具有积极意义。杨菲菲在大白纯种母猪的试验中得到断奶母猪发情间隔随背膘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建议母猪断奶时不宜太肥,对母猪进行适当控料[6]。本試验得到的结果表明,背膘厚度最高组的发情间隔时间相对增加。在产仔性能方面,断奶背膘最薄组(9~12 mm)的下一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及均低于其他背膘厚度组,背膘厚度 16~19 mm组的产仔性能均最高,说明断奶后母猪过瘦对繁殖性能的发挥不利,需通过营养手段要保持良好的体型。

在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有很多报道,鲁春刚等对法系大白猪配种时背膘与当胎产仔性能的研究中得到配种时背膘厚度在18~22 mm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过肥和过瘦对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都有不利影响[7]。范振先等的试验结果表明,体况对于母猪的情期受胎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都有重要影响,配种时母猪中等膘情为最好[8]。刘纪方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大白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为14.5~19.0 mm 母猪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质量最大[9];李海涛等对纯种大白猪的研究得到大白母猪配种前背膘厚度为 15.5~20.0 mm时,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质量也最大;初产大白母猪分娩时背膘厚度为15.5~20.0 mm时,产活仔数最高[10]。本试验对长大二元母猪第2、3胎的背膘与产仔性能的关系分析发现,配种前母猪背膘厚度在16~19 mm时当胎的产仔性能最优,在9~12 mm时产仔性能最差,明显低于其他背膘厚度的产仔性能。因此,配种前适中的膘情体况是影响母猪产仔性能的重要因素,母猪体况过肥或过瘦都会明显影响其产仔性能。

妊娠母猪从日粮中摄取营养物质供胎儿发育及自身维持需要,营养不足和过量对胚胎的成活及发育都有影响,妊娠期的饲喂目标应是保持母猪健壮而非肥胖,背膘维持在中等膘情为宜[11]。许栋等研究得出大约克初产母猪临产前背膘在 11~16 mm 时窝产仔数较高,在13~14 mm时最佳[12]。马小军等分析了法系大白母猪分娩时不同背膘厚与当胎产活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背膘厚在20~24 mm时产活仔数最高,过肥和过瘦对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窝体质量都有不利影响[2]。本试验在分析母猪产前5 d背膘与繁殖性能的关系中发现,产前背膘在21~24 mm的产仔性能最好,其次是17~20 mm组,产仔性能最差在背膘厚度最薄组,为12~16 mm,过肥组(25~26 mm)产仔性能也相对较低,应该控制适宜的膘情。

母猪的膘情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应做好各个阶段母猪膘情的监测及评估,及时调整饲养管理使母猪保持适宜的膘情,进而使母猪群体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

[HS2*2][HT8.5H]参考文献:[HT8.SS]

[1]姚姣姣,田亮,胡健,等. 妊娠母猪膘情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4,6(6):1638-1643.

[2]马小军,徐利,李官兵,等. 法系大白母猪分娩时背膘厚与其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窝重的关联研究[J]. 养猪,2014(1):37-38.

[3]刘柱,杨志远,李哓玉,等. 分娩与断奶背膘厚度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2014,41(6):187-190.

[4]罗卫星,蔡惠芬,费佐元.妊娠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 贵州畜牧兽医,2010,34(5):1-4.

[5]于向春,郑宝,荣博涵,等. 妊娠母猪背膘和哺乳期采食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 北京农业,2012(15):115-116.

[6]杨菲菲. 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对配种间隔和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3):264-265.

[7]鲁春刚,李官兵,王丽丽,等. 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 饲料广角,2013(22):44-45.

[8]范振先,傅金恋,葛长利,等. 英系大白猪母猪体况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05,41(8):21-23.

[9]刘纪方,张勇. 母猪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J]. 山东畜牧兽医,2012(7):16-17.

[10]李海涛,王希彪,狄生伟,等. 母猪不同时期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11(6):64-65.

[11]郭苹,孟凡,朱兰兰,等. 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99-200.

[12]許栋,刘炜,吴昊旻,等. 初产母猪哺乳期膘情与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J]. 养猪,2014(3):25-26.

[FQ)]

猜你喜欢
繁殖性能
调控母猪的营养水平改善其繁殖性能的措施介绍
“汉梅”与“大梅”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贵州白山羊繁殖性能研究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利用遗传评定提高公猪生产性能的方法
提高母猪配准率及产仔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