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现实关怀
——评《大众传播概论:媒介素养与文化》

2017-04-05 03:19路永泽
传媒 2017年4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媒介素养

文/路永泽

文化视角下的现实关怀
——评《大众传播概论:媒介素养与文化》

文/路永泽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也需要不断推进。不同的媒介技术塑造着不同的媒介文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

由美国布兰恩特大学传播系教授斯坦利·J·巴兰( Stanley J. Baran)著、何朝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大众传播概论:媒介素养与文化》一书作为备受追捧的传播学著作,已经出到第8版。按照作者本人的说法,该书以文化视角揭露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不仅是媒介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也是媒介的参与者。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对媒介素养等基本的概念作了较为深入地介绍,奠定了论述的基础;第二部分作者进一步深入到媒介、媒介产业和媒介受众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广泛讨论了当代社会的各种媒介以及相关的产业和受众;第三部分针对战略传播产业,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媒介作为一种战略传播产业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集中探讨了全球化、言论自由等一系列现实中的焦点问题。同时,该书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抓住时代脉搏的修订。随着各种各样的新媒介形式和新媒介内容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媒介的运用、理解、掌握也不断变化,该书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对于老读者来说,该书可作为了解传播学领域前沿问题和动态的指南;而对于新读者来说,该书则是贴合当下潮流的优秀论著。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而这两种角色因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而不断变化,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议题也逐渐增加。该书在修订的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在“媒介、媒介产业和媒介受众”这一部分,作者增加了有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站的相关内容。这三者共同构成了Web 2.0时代的标志,而Web 2.0则构成了如今丰富、快速、交融的网络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将修订重点放在这里是作了充分考量的。

在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近年来智能手机数量的激增、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站的广泛使用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并引用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调查数据来说明智能媒体的高速发展和需求:在一个题为“你需要这些物品吗?”的调查中,相对于杂志、电视等日用媒介消费品,表示更加需要智能手机的人数比例高达66.4%,仅仅次于美国人家家必备的汽车(92.7%)和现代人已经离不开的互联网(84.0%)。而相对于智能手机的兴盛,作者重新思考了如广播电台、电影、书籍、杂志等旧媒体的衰落之势。他认为这些媒体从数据上看处于衰落状态,但是在实际中,类似于电影、书籍、杂志等媒体都以手机作为载体实现了转型。对于这一变化,作者提出了“融合”(Fusion)这一概念,并且认为融合的趋势最终将导致所有权的集中化与企业的集团化,从而对全球化的过程形成影响。

书名:大众传播概论 媒介素养与文化(第8版)作者:斯坦利·J·巴兰译者:何朝阳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5月1日定价:69.80元

在第二部分,作者将“融合”这一概念生动又深刻地介绍给读者。在讨论媒介形式的时候,作者从融合这个角度开辟一节专题进行论述,将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结合进行讨论。例如,在对报纸的讲解过程中,就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电子阅读器”的讨论,并以详细而精准的数据刻画了当前报纸与电子媒体相融合的情况。他举例说,苹果推出的《纽约时报》APP在一周之内被用户下载了1800万次,而使用iPad的所有用户,每天会花费7万多美元下载这些报纸和杂志。专题的形式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媒介融合趋势的理解,也体现出作者的别具匠心,即作者不是简单地就社交网站或智能手机进行介绍,而是将其与其他媒体形式相结合,从而使读者更好地领会“融合”这一概念的内涵。

除了关注Web 2.0时代的媒体之外,作者对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也给予关注。例如,在第十四章的“媒介的自由,监管和道德规范”中,作者新增了对“布朗诉娱乐商业协会案”的讨论,分析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适用范围是否应当扩大到暴力视频游戏领域。这对我国蓬勃发展的游戏产业来说,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同时,作者还对维基解密、言论自由、记者的定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书中所用的案例和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可以说,这一系列富有意义的修订,是在进行了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住当今时代趋势而进行的。

文化视角的分析。文化视角指从文化的角度来对媒介进行理解,是该书展开理论推演的基本出发点。不同于以货币流通、商品交流、文化产品等经济类的角度来理解媒介,也不同于以政治视角来看待媒介在全球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文化角度是从生活、道德、娱乐、哲学等来对媒介的功能、载体、形式展开讨论。它更为关心的是作为无处可逃的媒介消费者应当如何面对当今无孔不入的媒介时代。对此,作者认为,我们应当批判性地参与其中,而非逃避或消极地接受媒介,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介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批判性是指避免对事物过快地下判断、下定义,而应该认真审视这个复杂的时代以及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实际上,由各种各样的媒介所构成的世界和由此延伸出来的关于媒介的自由、监管、全球化等问题是作者在书中一直重点强调的。总的来说,该书不仅仅专注于某一特定的媒介、特定的议题,而是试图在单一的媒介之中展示其多维性与复杂性。

以视频游戏为例,作者用“为什么在玩游戏”这一生活情境作为开始,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并带领读者进入其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而后,作者从宏观上对视频游戏这一媒介的历史与发展作了相关介绍,包括视频游戏与视频游戏的受众的定义、视频游戏的产业的范畴与性质、视频游戏的产业趋势与融合等。在“文化论坛”这一专栏中,作者对相关媒介的利弊进行了讨论。例如,针对视频游戏这一媒介,人们常常会认为玩游戏是对人生的消磨,是逃避现实。而针对这些观点,该专栏却认为游戏本身是有好处的:如游戏有利于想象力发展,有利于塑造成就感,有利于发挥我们的创造力。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专栏还引用了视频游戏产业联盟娱乐软件协会的相关发言作为论据。但实际上,作者本人并没有对视频游戏这一媒介的好坏做出判断,相反,作者试图引导读者去思考视频游戏这一媒介的多面性和实质性,并且建议读者在读完该书的第十三、十四章之后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总体而言,作者致力于表现媒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并且引领读者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与此同时,作者对于互联网媒介定位的讨论则展示了其强烈的现实关怀。就上文所提到的布朗诉娱乐商业协会案来说,视频游戏中所含有的暴力血腥以及软色情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暴力游戏对于儿童的影响。但是监管人员在对游戏的内容进行监管时,却碰到了言论自由的问题,即相关的监管应当到什么样的程度?如在监管与言论自由方面,有关性和色情的内容往往受到更多的监管,而语言暴力本身却难以界定范围。

综上所述,这部书是一本贴合时代发展,又富有人文关怀的出色作品。对于专业的学者来说,这是一本可以常备案头的参考书,该书在参考文献中列举的丰富详尽的文献资料是研究者取之不尽的宝藏。同时,该书并没有仅仅局限于理论的相关阐述上,还花费相当大的篇幅提供了关于如何去分析、理解媒介的方法论的相关介绍。不论对于普通学生还是专业人员,该书都对“如何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介”这一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媒介素养
智能手机是座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