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通过壁画和法治讲堂宣传法德文化遏制农村陋习

2017-04-06 22:51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壁画村干部池塘

建小广场,村民主动让出苗圃园,并提供绿化树;美化池塘,村民积极拆除影响景观的猪圈……自从在村里建立法治讲堂,搞起法治文化建设,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周袁村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村民法制意识提高,遏制农村陋习,村风民风进一步优化,村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

走在福田镇周袁村的村道上,村道干净宽敞,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墙面的壁画冲击着眼帘。壁画的内容有法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两大内容。周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永时说:“壁画分布在每个村民小组的主要地段的院墙上,希望通过壁画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和正能量。”壁画于7月开始画,共有700多米长,目前基本完工。听说村里要画壁画,村民周淑清主动让作画者在自家的院墙上作画。他家院墙画的是一幅六七平方米的荷花,写着“携手共创美丽家园”的字样。“散步时,也能学法,学道德,浸润心灵,遏制农村陋习,借壁画来宣傳正能量,很好。”周淑清说。

除了壁画外,村的主要入口还有一些禁毒知识的宣传牌子。据周永时介绍,村里还计划在村里的主干道,建立一条法治文化长廊,进一步加大法治文化的宣传。

同时,村里还于2015年11月开起了法治讲堂,邀请法制副主任、司法工作人员等为村民授课。今年9月7日还邀请法制副主任刘国藩为村民开讲,重点讲解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办法》、《婚姻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同时,刘国藩还向周袁村赠送了相关法律书籍。

“通过法德浸润,村风民风更加淳朴了。”让周永时开心的是,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后,村民思想意识提高了,并自觉参与村中的建设。

2015年,村民自发成立了博罗县周袁村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有村干部、党员、村民等40多人。每当村里要搞卫生、植树等活动时,志愿者们总是第一个参与。在他们的带领下,其他村民也积极参与。周永时说:“小学生都拿着钳子,在村道上捡垃圾,为村里出一份力。”

让周永时感动的是,村民还为村里的建设让地、拆屋。2015年,该村计划在村委会办公楼前建一个休闲小广场。当时,那块地是本村村民阿东的苗圃场。村干部第一次上门商榷时,阿东不愿意。后来,村干部多次上门劝说,村干部的诚心,让阿东最终让出苗圃场,还把苗圃场的一些绿树无偿供给村集体用于绿化、美化村庄。

同样,该村对3个村民小组的池塘进行升级改造,改善村容村貌。该村五瑞塘村民小组的村民阿民有3间破旧的猪圈在池塘边上,影响池塘的整体面貌。“这3间猪圈也多年不用了,比较破旧,影响了池塘升级整治的效果。”五瑞塘村民小组组长袁伟男和村干部到阿民家中征求他的意见。看到其它村民小组的池塘升级改造后成为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阿民二话没说,自己动手将破旧的猪圈拆了。目前,3个池塘都完成了整治,成为村里的靓丽风景。

据了解,博罗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计划建设一批体现核心价值观内涵、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艺术美观的主题公园、广场;计划建设一批分布于不同行业、各具特色的基层示范点,并向面上延伸。每个镇都根据实际情况,打造示范点,通过示范点以点带面,辐射全镇。

同时,抓好道德典型挖掘选树,开展“身边好人”和“最美人物”推荐评议活动。深化家风家教建设,开展“优秀家训进家庭”活动,弘扬孝老爱亲、重教知礼、勤劳节俭等传统家庭美德。

博罗县还把文明乡镇创建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的范畴,着力解决建设规划滞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其中,全面治理环境卫生,全面清理乡镇卫生死角;全面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推进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社区倡导“垃圾减量分类”,在农村推广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整治商业街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以及窗口单位公厕,引导乡镇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大力推进乡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乡镇。

根据省里要求,今年底,该县将建成一批示范镇,达到省级文明乡镇标准的镇街不少于总数的50%;到2017年,实现80%镇街完成创建任务;2018年全面完成,巩固提升。

猜你喜欢
壁画村干部池塘
三观壁画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热闹的池塘
“反美”壁画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飞蛾”修复壁画忙
池塘
夏天的池塘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