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林营造理论及初步实践
——以方山县吴字沟作业区为例

2017-04-06 15:33程新生
山西林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廊道营造造林

程新生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岚县 033500)

景观生态林营造理论及初步实践
——以方山县吴字沟作业区为例

程新生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岚县 033500)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林营造实践区域条件及建设要素以及景观生态林营造林技术设计。

景观;生态林;理论;实践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介于景观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的新兴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学问题,特别是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问题。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最早由德国植物学家、景观学家特罗尔提出。主要研究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复合地域系统的景观,包括自然、半自然和人文景观系统中的人——地相互作用。在研究某些全球性资源环境和局部生态地理时,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可以概括为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物种流动原理、养分再分布原理、能量流动原理、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异质性、空间格局、多样性、扰动、边缘效应、稳定性。

2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学中关于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斑块——廊道——质理论。

景观是一种物质能量流动连接起来的生态系统镶嵌体,其中各个面积、周长、形状不同的景观要素是景观的基本单位,可将这些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3种类型。①斑块,是指均质且面积相对较小的块状生态单元,可分为干扰斑块、残余斑块、引入斑块和环境资源斑块。斑块的形状、面积与斑块承载生物量的多少及其周围环境能量交换有关。②廊道,是指与两边生态基质不同的狭长线性景观单元。廊道的存在既可以保护两侧生态系统的独立性,又可以使不同斑块内的物种进行交流繁殖,保护物种多样性。③基质,是整个生态景观的背景生态系统,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在景观发展延续上占统治地位。

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是创建和谐美观、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原则: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的整体设计,要力求整体上的优化、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指斑块、廊道、基质的异质性,设计合理的景观要素是生态平衡的基础,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的复杂程度。景观独立性原则:景观独立性应该以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及人文环境为基础,独特的气候特点、地域特征以及源远流长的人文氛围都可以作为参考,以创造出经济合理、兼顾个性与共性的优秀设计。可持续发展原则:健康合理的生态规划必定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景观生态林营造实践区域条件及建设要素

3.1 自然条件

作业区位于吕梁市方山县马坊镇吴家沟村,此处属暖温带气候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气温与降水等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8.50℃,无霜期130d左右,年均降水量450mm,主要集中在7 月-9月的3个月份。植被稀疏不均,主要灌木以零星生长的沙棘、黄刺玫为主,点缀式群团状分布杨树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蒿草、苔草。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有春旱、秋霜、鼠兔危害等。

3.2社会经济条件

作业区交通便利,吴家沟村紧邻造林地块。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村已经跨越温饱向小康迈进,生活质量已经得到提升,需要优美的周围环境和休闲场所。

3.3 景观生态林营造指导思想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基质、廊道以及板块,既是营造生态林又是造景,通过人为诱导改变基质的稳定性,增加廊道的联系性,提升斑块的独立性和特色性。适当地增加人造景观,确立主题,增加廊道、紧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性。

3.4 建设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2)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原则;(3)景观独立性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5)生态造林与景观打造相结合的原则。

3.5 建设特点

(1)突出山区道路建设特点,实行梁、峁、坡、洼综合治理、多模式开发,朝着“近自然林业”方向发展。

(2)突出造林、重点造景,实行大面积造林,个别地段造景,朝着“休闲林业”方向规划。

(3)实行乔、灌、花合理配置,针叶树和阔叶树相结合,达到最佳景观效果,朝着“景观林业”方向布局。

4 景观生态林营造林技术设计

项目区基质主要为宜林地,对此类的营造方式主要是选择适合生长的乡土树种,如油松、白蜡、刺槐等,在主要视线范围内的中部,营造山桃、山杏、连翘等。廊道的主要构成为中低盖度的灌木林,主要处理方式为割灌造林,通过人工诱导,加快更新,形成稳定的紧密性更强的链接体系。构成斑块的主要群团状且分布不均的杨、栎以及极少数落叶松,对此类斑块处理的方式是加以保护性的抚育,通过林中空地点缀性补植针叶树种,形成复合、稳定的复层异龄林体系。在适当的区域,通过人工置景,增加景观效益,丰富景观内涵。

4.1 树种选择及苗木要求

结合造林地实际,选用耐旱、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油松、刺槐、景观树种连翘进行栽植。油松苗木规格2.0a~3.0a生、2.0a~4.0a生容器杯苗,苗高≥50cm,地径≥0.60cm;刺槐苗木地径≥0.80cm裸根苗(截杆)。

4.2 造林模式

依据造林地地类、海拔、坡向、坡度、坡位,采取适合的造林模式。在基质内油松、刺槐、山桃、山杏块状混交,混交比例7∶3;廊道内栽植刺槐、杨等速生先锋树种;斑块内营造油松林,提升斑块的稳定性。

4.3 割灌方法

中低盖度的灌木林继续割灌处理,密灌处采取割2.0m、留4.0m的办法,稀处见缝插针;在山顶、沟底等边缘地带依地势留足6.0m宽保留带,严防水土流失;割灌带要沿等高线布设,带内灌木茬不能超过5.0cm,并对割灌带内稀有的山桃、山杏、榆、桦、玫瑰等予以保留。

4.4 整地方法

根据地形地势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具体为:平地穴状整地方式,规格60cm×60cm×40cm;缓坡地段鱼鳞坑整地,规格60cm×40cm×40cm;陡坡及侵蚀沟水平阶整地,规格2.0m~2.50m×40cm×40cm。整地时间在春季或雨季进行,要求沿等高线与径流垂直,呈品字形排列,穴面里低外高,有利于蓄水。

4.5 造林密度

在2.0m宽的割灌带内,栽植2行(上下各栽1行),株行距2.0m×2.0m,保证密度每公顷1 650株;非灌木地,株行距2.0m×3.0m,密度每公顷1 650株。

4.6 栽植方法

栽植前,容器苗要做到脱袋、踩实、苗正,覆土要高于苗木原土印痕1.0cm~2.0cm。苗木过高时可以适当深埋,踩紧踩实后保持苗木端正直立。裸根苗全部蘸泥浆,以减少苗木水分散失。栽植时间在春季或者雨季。

4.7 人工置景

在林道入口紧邻吴家沟的地段,选择合适的区域,两处人造景观,一处结合自然流水形成的水潭,利用周围现有石材,因地铺设,形成水潭小景点;一处在开阔地带,重点打造人造景点,设置景观石头一块,作为造景中心,配以卫矛球、树形优美的油松作为背景,四周用河南桧柏围绕周围。

S728.1

C

1005-4707(2017)03-038-02

程新生(1971-),男,1996年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现任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工程师。

2017-04-10;

2017-05-15。

10.3969/j.issn.1005-4707.2017.03.018

猜你喜欢
廊道营造造林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