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需给孩子补上媒介素养课

2017-04-07 09:55尹小林潘远林
声屏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层面媒介青少年

尹小林 潘远林

据《中国城市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显示:在幼儿园时期(3—6岁),儿童对手机的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小学中年级(9—10岁),儿童的媒介使用行为迅速拓展到各种媒介产品的应用,初步发展到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的“小用户”。初中(13—14岁)时期,他们不再只是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还成为传播者、创造者,数字化技能在很多方面都超过父母。

面对“手机控”“低头族”“刷屏族”,很多中国家长无奈、无力、无措,他们容易对孩子使用互联网采取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一种是完全杜绝,忽略了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另一种则是放任自流,对其使用完全不加以监管与约束,导致他们沉迷于网络,或是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如何给孩子们上好媒介素养这一课呢?这需要我们教会孩子们正确使用媒介以及对媒介信息进行理性、批判式解读,并借助媒介发展自身的能力。

首先,从家长层面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以身作则,不做饭桌上或是聚会场合中的低头族,和孩子一起观看电视后可有意识地加以点拨,对孩子的媒介使用行为积极引导,并且展开一定程度的行为监控。如有发现不良行为则应予以干预或者及时制止,鼓励他们从新媒体使用中学习新知,规避负面影响。

其次,学校层面应该根据现实需要,针对青少年制定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规划,将媒介素养纳入教学课程。比如,一方面编写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建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学制度,通过教育树立青少年健康的网络观,加强自律,学会控制自己,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另一方面,提升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引导和教育青少年保持理智,面对网络信息,多一些思考和求证,多一些质疑精神。

第三,社会层面在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坚持不懈地推进网络信息打假和网络环境整治力度,重点整治一些低俗、色情、暴力等信息,建立健康、文明和安全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上网扫清污秽。

如此,我们的孩子们在面对汹涌而至、鱼龙混杂的信息浪潮时,就不至于乱了阵脚,被虚假信息所吞沒,而是能够科学应对,理智辨别。

猜你喜欢
层面媒介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