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建造一体化成本管理分析

2017-04-07 10:01
山西建筑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发包方承包方招标

白 帆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建设经济·

设计与建造一体化成本管理分析

白 帆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分析了设计与建造一体化模式的优缺点,探讨了该模式中计价特征、造价构成、合同形式选择及造价管理的特点,并从发包方、承包方及审计方三方面,阐述了造价管理的方法及主要环节,有利于促进国内设计—建造模式的快速发展。

DB模式,造价管理,计价特征,合同形式

工程总承包是一种较为前沿的项目组织方式,该模式近年来在国际工程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1,2]。根据美国设计—建造(DB)学会的相关报告,在国际工程中设计与建造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最为常用的总承包实施模式。而对于国内市场,总承包的模式仍较少采用,且总承包也仅仅在石化、电力等专业领域有一定普及,而在建筑工程领域则应用较少。目前对于DB模式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于该模式的特点及基本优势方面。王卓甫等[3]探究了总承包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环境,丰景春等[4]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水利行业总承包发展过于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国内,DB模式的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如相关制度缺乏、招投标模式仍需改善、政府缺少灵活监督[5]。对于DB模式相关造价研究资料也尚且缺乏,这不利于DB模式的发展。

本文基于已有的总承包项目的经验,对DB模式下的工程造价展开研究,从全面造价管理的角度对DB模型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营造良好的DB模式运行环境以及提高国内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参考。

1 DB模式造价管理特征

1.1 计价特征

在DB模式中,若制定的合同缺少充分的依据,则会出现成果文件精确度降低,发包人对于设计的掌控也会下降,对于招标项目中功能描述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不同的承包范围,DB模式可以分析方案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两种模式具体特点如下:1)方案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a.发包范围。该模式下通常参照发包人要求进行招标,承包的内容包含全部设计和施工部分。b.计价特征。参考一些已经完成的相近工程造价参数,计算中考虑材料价格变化指数,通过估算进行编制。在计价过程中,结合已有工程经验确定合理的设计及施工方案,当面临项目复杂时,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配合。c.适用范围。适用于发承包双方皆有着较为专业的设计及施工经验,同时当地政府监督方式较为灵活。2)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a.发包范围。在完成初步设计后进行发包,承包内容包含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部分。b.计价特征。编制时采用概算编制方法确定项目的工程造价,具体招标时的细目表可以参考相关计价规范;对于需要承包方自行确定的造价,则仍参照以往工程经验进行估算。c.适用范围。适用于发包方对项目干预意愿较大,承包方水平略有欠缺,政府监督较为精细。

1.2 造价构成

建设工程造价的组成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直接相关,对于DB模式中,发包方发包范围的增加以及发包人要求的提高,都会导致造价的构成出现变化,造价没有确切的体系。对于DB模式中的项目,其造价大致分为建安费用、设备费用、部分工程建设其余费用(包含设计费及其余发包方要求的项目,如试验费、技术服务费等)。

需要说明的是,DB模型涉及的项目往往较为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其风险性也超过一般项目。对于发包方,需要考虑的风险如投资风险、建设质量风险;对于承包方来说,需要考虑材料费、人工费等价格变化的风险、发包方合同执行风险、建设面临的复杂技术风险等。面对上述风险,各方都应当寻求合理转移、分担风险的途径,如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并可以在价格组成中加入保险费项目。

1.3 合同形式

对于合同选择总价还是单价合同,这都要视发包方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而定。对于单价的合同实行,可以帮助发包方得到经济的报价,然而在DB模式中,发包方对于待建设的工程项目并没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由承包方完成,采用单价合同容易导致造价失控。而对于总价合同,可以将更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转移到承包方,可以较好的控制工程的总体投资,因而该合同方式为发包方优选的合同形式。在合同中,双方也可以对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进行约定。

1.4 DB模式造价管理特征

DB模型更多表现为授权文化,在该模式中,造价的管理是依据项目性能目标,这明显不同于当前项目造价管理主要基于具体的施工图纸。对于普遍的造价管理模式中,更多关注造价自身价格,属于显性成本控制;对于DB模式,其造价管理模式更多关注项目的质量性能,即一定造价获得最大的性能收益,属于隐性的成本控制。在价值管理层面,传统的模式主要价值体现为降低了工程成本,而在DB模式中则更多表现为基于固定成本提高了项目的功能;从过程层面来看,DB模式中,不管是发包或承包方,都需要重视设计阶段,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前移。

2 造价管理内容

2.1 发包方管理内容

1)明确招标项目及价格因素。对招标工程文件中,需要明确表达发包方各方面的要求及对项目功能的要求,招标文件制定应当有具备相关经验的人员参与进行,对于项目的标准、材料参数、设备要求等尽可能细化全面,防止出现疏漏,意思表达要直接明了。发包方需要在文件中明确项目的风险承担、款项支付、项目计量等多方面因素,适当增加招投标的时间,以便于承包方给出合理的工程报价。

2)发包方需要较为合理的招标方式及评标办法。由于DB模式中,对于项目的一些设计方案及项目具体要求还难以确定,对于此类特征的项目可选择两阶段招标的方式。当前,国内尚且未出台相关DB模式评标的办法,为了使得评标更为科学,发包方可以采取双封制的方法,评标时综合承包方的项目经验、口碑、人员队伍质量等,承包方的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综合评分,评标时注重价值最优,而非价格最低。DB模式的评标可以选择综合评估法、经调整最低价法、最高限价最优设计法。

3)做好设计监督、严审项目变更。DB模式中,往往是承包方进行项目的设计,同意承包方将部分次要工程进行分包,也同意将一些项目的安装工程予以分包。发包方需要对承包方设计进行审查,以确保项目的设计符合相关要求、可以达到项目预期的效果。项目实施后,发包方需要定期检查项目施工情况,判断是否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施工,工期是否符合预期。对于承包方提出的一些项目优化建议,应当判断所提出的优化建议是否得当,相应变更导致的合同价款及工期变动情况。

2.2 承包方管理内容

1)基于招标文件制定合理报价。收到招标文件后,应当仔细研读标书,充分理解发包方对于项目的需求,了解项目的各方面关键技术、风险因素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所制定出的施工方案应当切实可行。2)需要促进供应链的发展。在DB模式中,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承包人未必具有能力完成全部工作、或即便可以完成但所需代价较高,这就导致承包方一定程度依赖于分包方,完成一个项目需要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单位共同形成供应链,综合多方的优势进行互补,在整个项目中,承包方应当做好各方的管理工作,整合优势资源。承包方与各分包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放眼长远发展。如与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可以降低材料采购价格,确保价格供应及时,保证材料供应质量[6]。3)注重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基于价值工程及限额设计对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参与项目的人员需要理解发包方的具体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特征及要求进行设计。对设计进行多次、多版设计,并实现设计、施工等步骤的交叉,设计需要满足技术规范及发包方要求,方案制定宜大于3个。方案制定过程中要经由行业经验丰富的相关专家评审,选择最佳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成本节约,项目实施要尽量简易科学。设计中需要提高可施工性,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DB模式特征,承包人需要做好对施工作业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部分。

2.3 政府造价管理

随着承包范围的增加,DB模式中政府审计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审计往往基于具体的施工图纸、资费标准等进行,DB模式中则变为审计DB单位是否执行合同的要求、相关方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完成的工作是否与原要求一致,项目过程中的变更是否合理等。审计也由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审计。DB模式中的造价审计包括如下方面:1)合同形成阶段的审计。对于本阶段合同的管理是对造价管理最为核心的部分。合同的完整及可行对整个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审计方需要注重合同的形成,对招标文件的全面性、标书准确性、实际要求是否合乎要求,合同中的条款、标准是否合法,项目的计价方式及收费标准是否合理等。2)审计设计图。审计设计图纸是否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设计是否深化,设计是否合理。项目的质量、安全标准是否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相关新技术、方法是否安全合理。

3 结语

文中阐述了DB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DB模式的计价特征、造价构成以及相应的合同形式。对于DB模式中发包方、承包方、政府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也一并进行了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可为DB模式的发展普及提供借鉴。

[1] 李德全,郑 翔.我国建筑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研究[J].建筑,2009(7):30-35.

[2] 刘成军,朱高明,李海明.深圳地铁5号线BT模式下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实践与探索[J].铁道工程学报,2010,27(3):101-104.

[3] 张朝勇,王卓甫.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煤炭工程,2007(10):130-132.

[4] 丰景春,钱 瑶,赵 杰.水利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动力的实证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4,33(1):227-233.

[5] 盛宇平.地铁3号线设计施工总承包实施之得失[J].铁道工程学报,2010,27(5):91-94.

[6] 刘 阳,杜 静.基于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建筑供应链探讨[J].建筑经济,2008(S1):227-230.

Analysis on integrated cost management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ai Fan

(ShanxiAcademyofBuildingResearch,Taiyuan030001,China)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mod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cing feature, cost composition, contract type selection and cost management in this mode, and from the employer, contractor and audit three aspects, elaborated the cost management methods and key link, conducive to promo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de.

DB model, cost management, pricing mode, contract form

1009-6825(2017)14-0231-02

2017-03-06

白 帆(1985- ),女,工程师

TU723.31

A

猜你喜欢
发包方承包方招标
三方众包市场中的发包方平台博弈机制设计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文化旅游综合体总承包方设计管理案例分析
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行使
离岸IT外包中如何降低发包方的知识保护: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承包方能请求返还弃耕抛荒的承包地吗
浅析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发包方的成本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