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2017-04-07 11:05刘胜兵卢海林章国成
山西建筑 2017年30期
关键词:学分素质方案

刘胜兵 卢海林 章国成

(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大类招生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刘胜兵 卢海林 章国成

(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结合新时期学校实施“大类培养”的具体要求,围绕学校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学季制”改革为契机,按照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优化和调整了课程体系,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大类招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季制

0 引言

自北京大学2002年试点以来,目前100多所“211工程”院校的大多数都实行了按“大类招生”。武汉工程大学自2013年开始,也开始全面实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但是,大类招生更多体现的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诉求,对高校的学科门类设置、师资水平等要求很高。在武汉工程大学这样非“211工程”的地方院校中,要想在“大类招生”中取得成功,必然面临更多的困难,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如何构建与大类招生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大类招生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国内部分高校研究者们已进行了一些探讨。刘荣桂,蔡东升[1,2]在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进行了探讨。文竹青等[3]对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张立群,张玉栋[4]以土木工程学科为研究背景,结合市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开发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环节,进一步探究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张俭民[5]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研究。由于院校差异、学科差异,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作为有益借鉴,但却难以直接“拿来”。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土木大类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土木大类专业多、专业差异大,给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带来了挑战。

1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为进一步深化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学制度,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武汉工程大学对2015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工程化、国际化等各类高层次应用人才。

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坚持研教相长的原则,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4)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的原则,促进文理渗透、理工融合。

5)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注重实践训练。

2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内容

2.1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应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对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培养规格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等三方面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2.2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三部分构成。理论教学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类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素质必修课、素质选修课三个模块。专业课程含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两个模块。实践教学平台由实训、实验、实习组成。创新教育平台由课程创新教育、学术创新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组成。

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土木大类招生,故分流前土木大类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保持一致,同一专业大类通识教育课程应保持一致。其中,公共基础课由教务处会同相关院(部)统一安排,包括体育类、计算机类、英语类、数学类、物理类、思政类等。素质必修课包括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文献检索、形势政策与廉洁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等课程。素质选修课要求学生至少修完6学分方可毕业。

1)课程资源总体安排。根据学校“学季制”改革实施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四年制(每年按春、夏、秋、冬4个学季)8个学期安排教学。除学时超过(含)48学时的学科基础课按照跨学季安排(学季为春夏或秋冬)外,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素质必修课和素质选修课等基本在一个学季内安排教学。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共25门,学科基础课有16门,专业主干课有4门,专业方向课有10门,实践类课程15门。第1~16学季开设课程门数分别为6,8,10,7,7,7,8,8,6,8,6,7,2,3,2,1(包括实践课程),每周开课一般不超过25学时。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升学校学术氛围,安排了专门的文体活动周与学术活动周。在学术周组织结构力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等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另外,安排了专门的入学季、实践季、毕业季。

2)课程调整与优化。与2013级培养方案相比,2015级培养方案作出下列修改:为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需要,增加了流体力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结构动力学等课程,将建筑设备与建筑节能等两门课程合并为建筑设备与节能一门课程。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土木工程材料试验课程单独设置为土木工程材料实训,将岩土力学实验单独设置为岩土力学实训,增加了工程地质实习和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环节,增加了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实训环节。第6学期中夏季学季专门安排了1个实践学季。开设有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安排在学期始末;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加了结构力学实训和结构设计实训等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训环节,同时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统一安排为毕业实践环节;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设大学语文课程。

按照“减时增效”的原则,将理论学时从2 184缩减为2 088,总学分从188缩减为173。实践性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7.5%。素质选修课总学时96,应修学分6。专业方向课安排了8学分的应修学分,同时安排了共16学分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还安排了4学分的创新学分,可以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结构力学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完成。

3)课程改革。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开设为双语教学课程。同时,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两门课程获批为“课内+课外”及“平时+期末”综合改革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获批为“主讲+聘请”及“平时+期末”综合改革课程;钢结构课程获批“课内+课外”及“主讲+聘请”综合改革课程。

3 结语

结合新时期学校实施“大类培养”的具体要求,围绕学校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学季制”改革为契机,科学设定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实施了双语教学和课程综合改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必将显著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但对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队伍水平提出了挑战,新的培养方案能否落到实处并严格执行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1] 刘荣桂,蔡东升.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21-24.

[2] 刘荣桂,蔡东升.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成才之路,2015(4):80-82.

[3] 文竹青,聂春龙,何少华.土木工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的探索和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148-149.

[4] 张立群,张玉栋.土木工程学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62-63.

[5] 张俭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5):78-80.

Innovationoftheschemeoftalentcultivationinthecivilengineeringmajorunderenrollnewstudentsinlargecategory★

LiuShengbingLuHailinZhangGuocheng

(SchoolofResourceandCivilEngineering,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Wuhan430073,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 called “big category cultivation” implemented by the institute in the new period, embracing the “two patterns, two modern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goal that supported by the core concept “seeking truth, practice, hard-working and creation”, being accompanied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quarter system” reform, abiding by the new goal and require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ivil engineer maj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has been adjusted and optimized, the schem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has been innovated.

enroll new students in large category,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the scheme of talent cultivation, quarter system

1009-6825(2017)30-0220-02

2017-08-18★: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2014016)

刘胜兵(1976- ),男,博士,副教授; 卢海林(1965- ),男,教授; 章国成(1968- ),男,讲师

G642.0

A

猜你喜欢
学分素质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学分美食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