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学效率

2017-04-08 07:47陈有智
文理导航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因材施教教学效率

陈有智

【摘 要】新课程下所谓的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在新课程要求下,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是培养学生“愿思,勤思,善思”,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观念;因材施教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课堂之所以不能满足新课程的种种要求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思维对于课堂的过度控制。老师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将教学作为一个一对多的灌输过程,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认为授课仅仅是从传授知识到获得知识的“一条生产流水线”。这种心态下,不论教学手段如何高超,不管教学设备如何改进,提高的教学效率也不过是修改了这种生产流水线上的成品数量而已。事实上,教学从来就是充满着人与人灵动的智慧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多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家长,这要求我们对于学生更加了解,更加关心,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技巧,而不是单纯的“填鸭式教育”。这不仅与新课程的要求背道相驰,也是对自身工作和学生的不负责任。

二、备课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照本宣科式教学已经被时代所抛弃,教师授课也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使用教材”。这并不是说备课不如原先重要,反而,新课程更重视备课的重要性。备课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解釋教材内容或着简单地安排教学过程。随着它性质的转变,其功能和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备课,更多地落实在学生主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使老师的职能更多的是学习的合作者。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的备课已升华为决定课堂高效与否的关键。

简单地讲,在新课程着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我们的备课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

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才能够客服教学过程中伴随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把握教学过程就是更好地理解把握教学中的难点要点,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通过有效的讨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身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效率。

2.灵活多样,联系实际。

新课程要求我们做到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孩子们感到生活处处有学问,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真正使课堂不再乏味,做到兴趣中学习。同样教师也可以在结合自身经验、个人经历和知识特点出发,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个人年龄特点和性格差异,更好地结合多种影响因素,从而达到问题的最优解。

三、因材施教,多层次,多方面地提高教学效率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评判教学过程是否高效,其中学习能力不佳的孩子的掌握情况绝不容忽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过度地强调教学是面向大多数的教学,要求往往也只是大部分人大致能懂,这不仅忽视了部分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的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掌握能力强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大体上效率的提高不能够代表整体的提高,我们进行教育的本意是有教无类,就需要我们做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行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教学训练,使他们都能够达到尽可能的提高。

对于“学困生”,在笔者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发现很多所谓的后进生学习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这些学生基础较差,二是他们学习自主性比较弱,以致于是上课也精神涣散,觉得听也听不会,索性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无动于衷。这两个原因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使“学困生”前行之路渺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学困”问题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唤起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来改善他们的学习情况。

1.让孩子们在思想上重视学习,老师可以多召开有关学习的主题班会、组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交流学习方法,结成学习互助小组等。

2.老师要深入班集体,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从而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目标和小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已定的学习目标后收获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克服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从根本上促成向“我想学、我要学”的转变。

同样,也有很多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们。我们可以在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布置一些课余思考任务,不仅使他们在完成课后作业后进行更好地思考学习,激发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不加重一般学生的负担。老师也需要在课上课下多鼓励,多启发,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日新月异,老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地被淘汰。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永远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知识水平,不断总结经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路上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因材施教教学效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