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代帝王庙入祀帝王谈皇帝的称谓

2017-04-08 18:20于淼
寻根 2017年1期
关键词:谥号帝王皇帝

于淼

历代帝王庙,由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初创,后由嘉靖帝再建于北京,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及功臣名将的庙宇。其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的188位帝王牌位,是帝王群体祭祀人数最多的庙宇。在君主或帝王专政的古代,等级森严,在称谓上不仅要名实相符,高低贵贱更是各有分别。对于皇帝的称谓更为考究,避讳甚多,因庙内祭祀人物具有时间跨度大、涉及朝代广、帝王人数多等特点,故而在祭祀中对前代帝王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其中多数牌位用的是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也有部分牌位用的是皇帝名号或年号。笔者从历代帝王庙入祀帝王出发,对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以期从多角度来探寻历代帝王庙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帝王之谥号称

谥号,是帝王或大臣死后,依据其生前品行进行评定给予的一种特殊称号。《说文解字》载:“谥,行之迹也。”谥号反映了死者生前的行为事迹,好的予以褒扬,坏的予以贬责。一般来说,帝王的谥号先由礼官进行初议,再由群臣会议,上奏后由继位的帝王进行“圣裁”。

谥法制度始于何时仍有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谥号始于周朝。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制日:“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便下令废除了谥法。至西汉初年,谥法恢复,自汉到晋,谥法逐渐严密,唐宋时期发展至盛。

谥号常用一些固定的字来命名,这些字具有特殊含义,从内容和性质上分,大體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上谥,也称美谥,即褒扬赞美,如文、武、昭、宣、穆等;二是中谥,也称平谥,有同情怜悯或中庸之意,如哀、殇、愍等;三是下谥,也称恶谥,即批评贬斥,如炀、厉、幽等。

历代帝王庙中使用谥号进行祭祀的帝王人数最多,共有73位,即: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昭烈帝;东晋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简文帝;南北朝的宋文帝、孝武帝、明帝,齐武帝,陈文帝、宣帝,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明朝的惠帝、景帝、愍帝。由于秦朝以前并无“皇帝”称谓,故周代君主谥号后所加的皆是“王”,如周武王、周昭王、周平王等,汉代以后谥号后所加的皆为“帝”,如汉惠帝、汉武帝、汉殇帝等。庙中谥号多为一字,少数有二字,如周朝的“威烈”王,蜀汉的“昭烈”帝,北魏的“道武”帝、“太武”帝、“献文”帝等。自唐代开始,谥号字数逐渐增多,不便称说,故唐以后的帝王多以庙号或年号相称。

历代帝王庙中对于入祀帝王是有选择的。明初,由国子监祭酒宋讷奉敕撰写的《敕建历代帝王庙碑》碑文中有“作庙京邑,以祀历代帝王,重一统也”“秦晋及隋,视其功德,不能无愧。故斥而不与,是可见”等语。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历代帝王庙的祭祀要义有明确指向,一为“重一统”,一为“重功德”,在入祀帝王的德行方面提出了要求。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康熙皇帝谕大学士称:“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即暴虐无道、荒淫失德、亡国之主不得入祀,为历代帝王庙入祀帝王提出了更明确的入祀底线。结合上文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庙中享祀帝王多是获得上谥或中谥的帝王,而被评为下谥的帝王,如荒淫无道、滥用酷刑的商纣王帝辛,贪图财利、残杀无辜的周厉王姬胡,烽火戏诸侯、沉迷美色的周幽王姬宫涅,淫乱后宫、放荡挥霍的隋炀帝杨广,这些身无德、行无道、施暴政的帝王是不能人祀历代帝王庙的。

在古代谥法中,一种谥号并非只有一种含义,因此在历代帝王庙中,出现了同种谥号、不同对待的情况。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1723年1月),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抓紧落实康熙皇帝的遗旨,按大臣们所奏的名单,大批增加入祀帝王,其中包括东汉的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将汉桓、灵二帝入祀历代帝王庙的做法引起了乾隆皇帝极大的不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乾隆皇帝下谕,称:“诸臣于定议时,转复将汉之桓、灵增入。岂未思炎汉之亡,亡于桓、灵而不亡于献帝乎?从前定议,未将东汉全局详审论断,转使昏暗之君滥叼庙食,所议未为允协。”乾隆皇帝认为,当年诸臣在议定增祀帝王时,婉转地将东汉的桓帝、灵帝增入。难道不想一想汉代的衰亡责任在桓、灵二帝,而不是亡于汉献帝吗?从前定议,没有将东汉的全局详细审查论断,反转变化,致使昏暗的帝王混入帝王庙内,滥叼庙食,显然所议定的增入桓、灵二帝是不公允、不妥当的。因此,乾隆皇帝将东汉桓、灵罢祀。但同在康熙六十一年入祀的周桓王、周灵王却并未受到波及,仍在历代帝王庙内享受后人的祭祀。

以帝王之庙号称

庙号,是古代帝王驾崩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而追尊的名号。庙号一说起源于汉代,一说起源于殷商,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史记》载:“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开国之君一般为“祖”,即“始取天下者曰祖”,如刘邦为汉高祖、赵匡胤为宋太祖等;守成之主有治国才能者多为“宗”,即“始治天下者日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从商周到汉代,并非每个帝王都有庙号,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德行卓著,具有杰出贡献的帝王死后才可入庙奉祭。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对逝去帝王的阿谀溢美,以至庙号的追加变得不再严格。唐以后,除了亡国之君和短命帝王,大都拥有庙号。

清人方苞所撰《谥法》有云:“祖者始也,故宗无定数,祖一而已。”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汉朝有二祖,一为汉高祖,一为汉世祖。若将其归为西汉与东汉之故,那么元、明、清三朝的庙号则变化更多。元朝称成吉思汗为太祖,忽必烈为世祖;明朝称朱元璋为明太祖,称朱棣为明成祖;清朝更甚,出现了一朝三祖,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和清圣祖玄烨。

历代帝王庙中使用庙号进行祭祀的帝王共有66位,即:汉高祖、世祖(即汉光武帝刘秀);唐高祖、太宗、高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后唐明宗;后周世宗;辽太祖、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端宗;金太祖、太宗、世宗、章宗、宣宗、哀宗;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文宗、宁宗;明太祖、太宗(即成祖朱棣)、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

在以庙号入祀的帝王中,除汉、元两朝,多为一祖多宗的祭祀方法。其中有两位皇帝需要特别提及,一位是西汉开国帝王汉高祖刘邦,另一位是金朝第九位皇帝完颜守绪。

汉朝国祚四百余年,当中十九位皇帝入祀历代帝王庙,多数皇帝以谥号代称,独刘邦与刘秀异之。南京旧庙,刘秀以谥号入祀历代帝王庙,即“汉光武”,至清雍正朝,改用庙号“汉世祖”,但刘邦却始终以“汉高祖”称代。其实“高祖”并非是他的庙号,据《史记》载,刘邦死后,议定谥号时“群臣皆日:‘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班固《汉书》中也引用了这段文字,张晏注日:“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唐颜师古注曰:“尊号,谥也。”因此刘邦真正的庙号是“太祖”,谥号“高帝”,全号为汉太祖高皇帝。至于明清两朝皇帝为什么沿用了《史记》中司马迁使用的称谓——“汉高祖”,而没有使用刘邦真正的庙号“汉太祖”,原因还需进一步探寻。

在历代帝王庙中,除明愍帝朱由检以外,金哀宗完颜守绪是唯一以亡国身份入祀的皇帝,也是唯一以“哀宗”为庙号入祀的帝王。完颜守绪,初名守礼,女真名宁甲速,金宣宗完颜珣第三子,性宽和,博学多才。元光二年(1224年)十二月,金宣宗死后即位,改元正大。金哀宗即位时,蒙古与宋朝联合,在军事上对金成夹击之势。金国内部,各地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可谓是内外交困,四面楚歌。面对危局,金哀宗采取种种措施,企图挽救金国于危难之中。对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法纪,广开言路,知人善任;对外,及时调整外交策略,停止对宋用兵,与西夏言和,全力抗击蒙古。金哀宗在位十年,励精图治,奋力抗蒙图存,但国势已经到了积重难返、不可过问的地步。金哀宗虽竭尽全力,但仍无法挽救金王朝的全面崩溃。天兴三年(1234年),蔡州被蒙宋联军包围,金哀宗见破城在即,深知亡国之日将至,不愿当亡国之君,下诏禅让后自缢于幽兰轩。金哀宗虽然没有创下不世之功勋,但他与社稷共存亡,以身殉国、大义凛然的气节着实让人敬佩。清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下谕:“金哀宗处衰弱之时,国势已不可问,推其致败之由,实因熙宗、海陵淫虐皆厉。哀宗自缢殉国,与明之愍帝事同一例,自应一体增祀。”

以帝王之年号称

年号,是我国封建社会帝王统治时期用以纪年的名号。与庙号和谥号不同,年号是皇帝在位时自己取定的,而庙号和谥号则是后人给予的。作为时代的标志,年号蕴含着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因此,新君即位时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

汉武帝之前,历代帝王只有年数而无年号。一般只称某某王(某某帝)某某年,如周平王元年、汉高帝三年等。自汉武帝刘彻即位后,首创年号“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从汉代到元代,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改元10次,用过11个年号;唐高宗李治在位35年,改元13次,用过14个年号。有的皇帝甚至在一年内数次改元,如晋惠帝,在304年先后使用了“永安”“建武”“永兴”三个年号。到了明、清两朝,情况有了较大变化,除了明英宗朱祁镇、清太宗皇太极,一个皇帝不论在位多少年,只用一个年号,这样年号就与某一个皇帝等同起来,故此,人们更习惯以年号来称呼明、清两朝皇帝。

帝王年号选词择字十分考究,一般都会选用吉利、祯祥的字眼,如大、太、德、福、兴、顺、乾等,以应“天瑞”。由于择字范围小,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大量重复使用的年号,如“建兴”出现过11次,“太平”出現过9次,“建武”出现过7次。由于年号的重复使用,给纪元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只有弄清某朝某帝的某个年号,才能知道确切的历史年代。

在历代帝王庙奉祀的188位帝王中,使用年号进行人祀的帝王只有一位,即元朝的第六位皇帝——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也孙铁木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晋王甘麻刺之子,早年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镇守漠北。至治三年(1323年)发生南坡之变,元英宗被弑,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同时改元“泰定”。他在位的五年中,国家大体稳定,政治上也无太大变动,以守成维稳为基本目标,这从他所使用的两个年号——“泰定”与“致和”也可以看出。但其在位期间各地天灾不断,许多地方爆发饥荒。湖广、云南、四川等行省的少数民族多次起义反抗,尽管这些起义并未成气候,但可以说元朝在泰定年间已经进入多事之秋。致和元年(1328年),也孙铁木儿病死于上都。泰定帝死后,大都发生政变,他的从侄图帖睦尔(元文宗)夺取了皇太子阿速吉八的皇位,并认定泰定帝乘南坡之变夺得帝位,得国不正,偏离了正统,被视为“自立”的非法君主。因此泰定帝没有得到汉文的庙号、谥号与蒙古汗号。历代帝王庙将其入祀,只能用他的第一个年号作为代称。

以帝王之名称

皇帝跟一般人一样,出生后都有名字,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皇帝的名字是不能说和写的,要避讳,又称“避国讳”。当文章中遇到当朝皇帝(包括皇帝的祖、父等)的名字必须改用“圣讳”“上讳”“庙讳”。

历代帝王庙内除了使用上面提到的三种常见帝王称谓,还有48位帝王以其名氏作为称谓入祀。这些帝王人物主要集中在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这两个朝代,即: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夏禹王、启、仲康、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商汤王、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戌、中丁、外壬、河宣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

通过对历代帝王庙入祀帝王称谓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对于商代以前的帝王一般称名;周代开始使用谥号;两汉、东晋、南北朝一般也以谥号代称;唐、五代、宋、元、明这几朝帝王多用庙号。笔者试探其原因,盖因商代以前属上古时期,尚无谥号、庙号、年号,因此只得用名来作为称谓。商代至南北朝时期,谥号一般采用一两个字,便于称说,故在此期间,多以谥号作为称谓。唐朝以后谥号字数增多,不便称说,也不便记忆,而年号虽然简练,但部分年号会被不同的皇帝重复使用,缺乏明确性。因此,唐朝至明朝的帝王多用庙号来代称。

猜你喜欢
谥号帝王皇帝
为何隋之前皇帝多称“帝”,唐之后皇帝多称“宗”
帝王计划
皇帝谥号“放飞史”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谥号
黑色帝王颛顼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帝王蟹
漫话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