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7-04-10 00:21马永强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

摘 要:“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理念给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

中圖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1-0156-04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但其核心归根结底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可持续发展又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大力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而教师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积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自己原有专业特长的基础上积极转变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以实现其主体素质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高校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途径等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比较滞后的教育理念、单一的知识结构、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教师发展机制不够健全等,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虽然有很多研究都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讨论,但是大多数研究没有系统、全面地讨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鉴于此,本文拟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中教师层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主要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做出进一步的探索,进而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理念

“互联网+”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连接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事实上,社会对“互联网+”的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很难形成共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站在各自视角,对“互联网+”都会产生不同的界定和诠释。从教育视角认识“互联网+”,应当看到这场风潮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是对学习、教学、组织模式的冲击及由此给教育理念和体制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互联网+教育”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新的信息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创新教育发展生态。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使其更加普及、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也对教师角色、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评价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学能力等都产生重大影响。

“互联网+”时代在外语教育教学领域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它使教学实践面临新的信息化环境,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基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就是很好的体现。“互联网+”时代外语教育资源观、大学英语教学观、大学英语教师发展观等都将发生新变化,为高等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与挑战。基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不但可以将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不但能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外语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而且有助于教师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等,这些无疑都给“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不再是权威。“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新的知识或信息、在线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和讨论,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多样化,更加侧重辅导式的答疑解惑而不是讲课,教师将从教学活动的主体逐渐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角色将得到充分体现,每个人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可以成为知识的贡献者。“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理念将会催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颠覆性的变革,大学英语教师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迎接新的挑战、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面临全方位的挑战。首先,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学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会受到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堂期望,大学英语教师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其次,“互联网+”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快捷、高效的信息获得方式必然会解构教师的知识霸权,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多变的师生互动方式必然会改变交互方式和师生角色。既然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对象服务的,当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那么教师的角色就应该由“我知故我教”向“我教故我知”转变,在“学中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最后,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教育信息以及网络数据急剧增长,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势必会受到挑战,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必然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迎接挑战。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只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同时有简单的课件制作能力和电脑操作水平就可以完成授课。但是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信息资源提炼和整合能力、课堂组织协调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反映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是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顺应“互联网+”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索和设计,不断拓展和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新意,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互联网+”时代,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便捷,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借助电脑、手机设备等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只是其中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也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互联網+课堂”背景下,教学形式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基于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与“学”的转变,形成了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新常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平台的兴起,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秉承教学设计优先于知识传授的理念,积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虽然大学英语教师的主体地位被颠覆,但是他们仍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和基于“微信+移动网络”的多元互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快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和资源的能力。

(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数据及信息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知识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优化知识结构,不但要精通英语学科体系内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广博的与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具备了丰厚的知识,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才能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才能体现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具备获取、分析、整合和利用信息和数据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替代重复劳动,及时地掌握精确、先进、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以便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信息意识和数据素养是大数据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既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技能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

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源,面对这么多纷繁复杂的网络和信息资源,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甄别和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并在课前将相关资源提供给学生,如网络课程资源、相关知识讲解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集中答疑解惑。“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营造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和基于“微信+移动网络”的多元互动学习环境。构建多元的大学英语教学网络生态环境,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基于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教师个人魅力,明确学习型、研究型的职业定位,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时俱进,深化和拓展教学技能,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率。

(四)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为了主动顺应“互联网+”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索和设计,不断拓展和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新意,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未来大数据时代的教学评价将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弥补仅凭一张试卷的成绩评价方式的不足。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资源利用情况、学习活动中的交互程度、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答疑情况、作业提交情况等准确地收集并加以量化,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因素,形成过程性评价。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尽快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也可以提高学习水平,进而克服传统的仅凭学生考试成绩而做出终结性评价的弊端。基于网络平台和大数据的跟踪评价方式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优化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过程。在数字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数据形式化采集和描述,并基于课堂单元和学期单元进行学习过程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教师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即时进行教学控制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五)创建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是需要教学设计师、主讲教师、辅导教师、IT专家和摄影师等多方面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专业化教学服务团队协同配合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创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良性发展机制,积极推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合作,真正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创建一个良性的、可循环的发展机制与教育生态环境。因此,在我国高校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是保证大学英语教师在不同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必要途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造就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专家队伍。

五、结语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中教师层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理念和观念陈旧、知识结构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技能和方法滞后、教师职业发展乏力等。“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理念给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数据及信息素养、改进教学模式和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实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和营造基于“微信+移动网络”的多元互动学习环境,让现有“互联网+教育”中不合理的因素变得更加合理,使互联网真正为外语教育教学服务,创建一个创新的、良性的、可循环的新的外语教育生态;最后,通过创建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构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良性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合作,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新一轮的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

参考文献:

〔1〕毕冉.“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50-55.

〔2〕陳艳华.新形势下大学教师可持续发展内涵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87-90.

〔3〕韩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99-101.

〔4〕郝媛玲,沈婷婷.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师数据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探析——基于上海地区高校的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6(1):102-106.

〔5〕胡春梅.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模式探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1):148-150.

〔6〕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98-100.

〔7〕李安娜.“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168-170.

〔8〕李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52-154.

〔9〕李青,任一姝.国外教师数据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现状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6(5):120-128.

〔10〕刘翠凤.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探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06):90-92.

〔11〕刘荣君,沈艳娟.当代大学教师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从非英语专业大学教师谈起[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2):28-29.

〔12〕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3〕马永强,李平.ESP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兰州财经大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9):266-269.

〔14〕秦美娟,何广铿.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探讨[J].外语界,2009(5):18-25.

〔15〕孙倚娜,李翠英.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优化与大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外语,2016(01):19-24.

〔16〕王佳佳.数字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6-118.

〔17〕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2.

〔18〕魏云.论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06):103-106.

〔19〕杨永林,丁韬.互联网+时代,英语写作怎么教?[J].外语研究,2016(1):60-63.

〔20〕张进良,李保臻.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7):14-19.

〔2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22〕张宙.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2):75-80.

〔23〕赵冰,何高大.“互联网+”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变革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54-57.

〔24〕朱淑华,王丹丹.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1(07):53-55.

〔25〕张楚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教学策略创新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12).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