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课程开发理论

2017-04-10 14:45赵兴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教育技术课程开发

赵兴康

摘 要:课程开发研究近年来势头减弱,但是课程的实践对于课程开发理论的需要却不断地增多。因此,需要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探讨课程开发理论存在的心的问题。在众多的新视角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技术学的视野,从教育技术学的视野角度出发,提升课程开发的技术水平与理论水平,是理解新课程的一种新的方式。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教育技术 课程开发 理论研究

泰勒原理曾经是课程开发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字形20世纪70年代以后,泰勒原理的权威性逐渐下降,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声逐渐增多,课程开发研究几乎销声匿迹,但是课程理论演技的下降,课程理论实践却逐渐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的增高,课程开发需要在最小的成本下,将社会实际需要融入到课程开发中,课程开发主体的开发能力需要不断提高。课程实践的需要,需要加强课程开发。下面就重新审视课程开发的问题,并且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出发,提升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一、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课程

虽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理论基础、理论方法的背景下,人们对课程的理解是不同的,会给课程提出不同的解释,但是大提升课程可以分为四个过程:“教学科目、教学计划、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经验。这四个方面是课程定义的最重要的四个着力点。在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共同出发。如果从课程是教学科目的角度出发,就要从人类的文化知识体系中抽取内容形成课程,但是仅仅从这个方面出发,课程内容就是夸张教育的意义,将教育的价值定位在人之上。如果从学习目标的角度来讲进行课程内容的研究,在课程的设计与研究中,就要设定自己明确希望学习者达到的学习目标,制定出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在这样的模式下進行课程的设计,一般都是目标模式。如果从学习经验的角度来说,预先的设计、知识内容、教材、科目等预先的设计都不属于教学的内容,重视学生与环境、课程的相互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是表达学生的诉求。

在课程的研究中如何把握这些课程的定义,在课程的研究中如何把握这些课程的定义,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讲,课程研究开发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教、怎么教、如何教,因此课程在编织教育内容的时候,必然要脑韩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等等,不论是将课程看作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还是学习经验,通常抓住的仅仅是课程的某个要素或者是某个方面。课程演技结根到底是人创造的东西,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发的系统。因此,我们要将课程看作是结构化的组合。在教育技术学的视野下,我们要摆脱定义式、概念式的的研究活动,对课程的基本单元、表现形式、基本成分,每个模块包括什么,都要思考的问题。

二、课程开发技术的结构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我们从课程的基本单元角度出发,探讨课程是如何开发出来的,下面要思考的问题是课程研究开发的技术。一般来说,课程开发技术需要从三个技术角度出发,分别是角色分析、知识分析、组块划分分析等等,,角色分析是获取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或者是社会的需要,知识 分析要将知识、结构化学习、学习知识、学习者特征等联系在一起,组块划分要获得结构化的知识组件。知识分析是课程研究与开发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知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并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理论的设计,在知识的分析中,就要将知识的网络图引入其中,让知识的分析更加具有实践性、逻辑性与可操作性。知识网络可以确定目标、形成知识结构与组件。基于以上几种技术的课程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特点与意义:首先,社会需要、教学目标与知识分析之间进行联系,在生成课程目标的时候,就将目标与所需要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其次,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网络图的引入课程开发研究的操作性性得到提升,克服了对个人经验的依赖,提升课程开发的实践性,有利于课程研究主题的创造性得到发挥,逐渐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三、课程开发技术,成为理解课程的重要方式

课程开发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课题,需要特定信息技术的辅助走进实践。从教育技术视角来甚至课程研究开发中的问题会有全新的认识。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之处,需要研究课程研究开发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并且设置独立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但是具体的研究实践表明,活动课程的开发依然不容乐观,中小学课程依然是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字结构、内容上会失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偏颇,人们往往会将活动课程作素质教育,学科课程作为应试教育的天地。有的教育者甚至认为活动课程只是一种过渡课程,等具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渗透到学科课程中来,活动课程也应该结束了。活动课程如何实施、如何发挥作用与资源、政策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应该相互分离、还是互相融合是课程研究与开发的主题之一。笔者的观点,是认为学科课程应该与活动课程相互融合,在课程研究中注重坚持学生本位的思想,笔者认为,还是要从课程开发技术的角度出发,在课程开发中,目标指导手段,内容决定形式,课程目标与课程形式与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课程形态的选择应该随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确定而确定。通水,课程是有组织结构的,在课程研究开发中,议案都单科知识的组织形式、跨学科的知识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打破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综合课程之间的界限,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利于课程开发的有效进行,提升课程开发的实践性。

总而言之,课程开发技术不仅为认识课程现象提供了一种视角,也为解决复杂的课程问题提供了方法,这得益于它在各种理论研究、价值识别与课程实践之间建立了一种必不可缺的环节——人造信息系统的构造原理。因此,在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要对新的开发技术进行研究,找出独特的教育规律,将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学习计划都融合在一起,提升课程开发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5):15-20.

[2]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5):107-113.

[3]杨开城.教育技术学—— “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J].教育研究,2004,(5):30-34.

[4]杨开城.浅论课程开发理论中的角色分析和知识组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46-49.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教育技术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