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考

2017-04-10 05:10罗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高职院校现状

罗练

摘要: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计算机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细节处处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运用计算机开展工作,员工的计算机技能和水平非常重要。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其中计算机人才占很大一部分。但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效果并非一直处在理想状态,仍然存在部分人才不能适应岗位需要的情况。文章重点论述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其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现状;改革

TP3-4

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有目共睹。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计算机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重要设备,几乎人人都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达到自己的要求、实现自己的愿望。当今社会已经将计算机纳入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范畴,社会中的各个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计算机操作和运用技能也有一定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是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又能向社会输送一部分人才。但是高职院校跟普通院校的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办学理念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课程的安排和之后的训练等方面的安排也有所不同。计算机是一种看重实践性的课程,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使得他们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社会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的要求,计算机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和创新能力,就应该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是朝向职业教学的。根据当前社会上发展迅速的行业和社会需求比较大的岗位,来定位自身培养人才的目标。社会岗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人才的专业性也必须处在高水平中。高职院校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将实践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人才。[1]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同学生个人及其家庭,以及学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未来的就业放在重要位置上。这既关系着学生的利益,又与社会主义建设相吻合。当然,这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及制定人才发展计划时,应该提高人才培养的标准。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要掌握基础性的知识点,还应该重点培养专业技能。而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计算机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掌握基础操作,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练习,实现熟练操作,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使用计算机手段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掌握计算机技能,要具备创新能力,还要取得与之相关的资格证书。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各高职院校在尊重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不断增设计算机专业或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学生为了能够轻松找到合适的工作,也选择学习计算机。计算机技能也成为必须具备的新技能。高职院校现有的计算机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的生源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不是特别到位,与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高职院校内部分学生来自相对落后的地区,计算机知识和实践也比较落后,直接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院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也会碰到许多问题。

2.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弱

具备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当前大部分工作岗位的硬性要求,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也重视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技术。[2]但是学生群体中有部分学生对待计算机课程的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状态处在被动中,对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练习都不够重视,也没有认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这直接导致他们对计算机学习没有兴趣。学生缺少对计算机的学习热情,直接影响着学校开展这一课程的教学成果,高職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

3.计算机课程内容不够新颖

高职学生在之前的受教育过程中,即初高中阶段,已经普遍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有所了解,算是具备了计算机基础操作的能力。高职计算机课程涉及到计算机部分理论、办公软件操作和其他基础的网络知识点,这些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已经接触过的,是没有新意的部分。面对这类已经出现过的知识,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没有学习兴趣。[3]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这一情况,在尊重原教材布局的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有趣的、新颖的课程内容中,逐渐体会到计算机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学习,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4.计算机资格证书考试的副作用

高等教育有明确要求,学生在结束学业和某一专业前夕,要参加相关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证书认证。与计算机课程对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也在范围之内。等级考核是检查学生计算机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也能够为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当教师和学生将重点放在通过等级考试上时,考试成绩已经对教学产生了副作用。教师比较重视教学成果,而计算机等级通过率是教学成果的重要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可能参照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来安排课程。虽然学生也学习到了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片面的。而且这些片面的知识并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些教师为了实现高百分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将教学重心放在考试训练上。为了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教师集中训练与考试有关的题目。而且题目也局限在以往的试题中。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能更加轻松的通过等级考试,但是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却因疏于训练而渐渐弱化了。学生学习了计算机课程,但是学习成果并不理想,计算机操作仍然存在问题。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方法

高职计算机课程属于基础课程,院方应该将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实例罗列出来,以经验为鉴,不断修正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等,创新设置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

1.根据教学理念 探索新思路

在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下,高职计算机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學生的操作技能上。对于那些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应该及时作出修改,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起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实用为重要理念。[4]我们的社会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实用理念能够指导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培养出更专业的技术人才,也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大部分社会成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基础操作。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种情势下,应该及时扩展自己的计算机能力。以往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侧重于基础操作的培养,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教学内容也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应该从基础操作过渡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并从这个角度出发,制定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3.开设特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将市场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课程的设置也会在市场的影响下作出调整。设置课程时,应分设主要课程和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必修课与学生的专业对应。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专攻教学。结合这两种课程,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5]当然,学校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设置有趣的选修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多少和学生兴趣的程度设置课程。在高职读书的学生,处在看重新鲜感的阶段。选修课程的内容能够满足他们对新鲜感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帮助学生扩展他们的专业知识。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利用有效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消极状态,让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在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实用性为重要原则,让学生平日的练习更加贴近未来工作的要求。教师也可以根据实用性来设置课程。

四、结束语

人类社会处在信息技术迅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技能。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课程设置也发生着变化。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教学方法作出适当调整。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兴趣的双重作用,能够让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发生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1]朱亚东,陈玉. 对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深层思考[J]. 职教论坛,2012.

[2]易浩. 关于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几点思考[J]. 企业家天地,2012.

[3]崔玉萍. 多元化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构建[J]. 中国新通信,2016.

[4]刘娜. 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6.

[5]海永喜.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探究[J]. 中华少年,2016.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高职院校现状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