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作用及其创新

2017-04-10 20:39陈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必要性作用建议

陈丹

摘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以来,截至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四百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加大。但是据业内人士介绍,企业要招到一名合适的人力资源人才并非易事。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创新。基于此,本文简述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对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作用及其创新建议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必要性;作用;创新;建议

G717

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然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上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虽然高职院校人才输出量大,但是精细化程度低,使得这类人才难以达到企业期望,因此必须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创新。此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懂管理,还要懂得人力资源如何科学管理,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计算机技术操作来解决企业战略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

二、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作用

1.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是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的需要。高职院校向社会输出的是应用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成为高职院校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高职院校能够将企业作为切入点,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实现由学到用的零距跨越。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更是将企业导向作为常态化教育手段,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学人才。

2.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管理学人才进入企业后,需要在管理岗位上发挥一技之长,为企业的可持续战略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运作的模式,懂得企业人力资源配合与调动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理论进行现场管理的能力,正确面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在学习阶段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

3.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可以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在管理学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重要的一环,为高职院校管理学专业的内涵提升作用很大。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面时间虽短,但却增加了学生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内涵。而且,由于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得到了完善,一改过去单一的专业课程限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三、加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建议

1.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合理开展理论学习。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但理论学习也非常重要,其是实践应用的动力源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创新需要以理论为基础的,理论学习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依托。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为多样化的理论教学,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情况不同方法,构建多元化的理论教学模式。难点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深入剖析,并不断强调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对于普通内容,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进行小组学习,任务驱动法学习、合作学习、集中法学习等等,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2.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而不断更新发展着,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等需要不断引进高职院校教学中去,才能實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新鲜而及时的知识、方法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因此,在选用教材时只能在知识结构相对合理、理论知识点相对完整中选择最适用的。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教师就必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不断充实自己,将必要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补充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

3.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制度具有引领和规范的作用,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健全有效的激励制度,引领优秀教师主动探索实践教学规律,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要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对期末考试、论文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制定规范的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4.运用实例教学法创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特点是实践中渗透理论,理论中渗透出实例。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来构建实践平台,走出校园与企业进行沟通搭建校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际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例引入教学中,而且可以将校园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例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企业竞选上岗的实施案例,校内学生干部竞争上岗的亲身经历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实践结合的最好例证。通过这些例证的全程解读,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实践意义,从而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创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拟教学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中具有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氛围,通过角色扮演来消化相关理论并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学生运用人力资源知识的方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就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在管理学中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创新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管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艳.浅淡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J].商,2015(06)

[2]韦文联等.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

[3]陈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25)

猜你喜欢
必要性作用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