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2017-04-10 20:57刘有青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

刘有青

摘要:目前高中生物教学过分追求升学率,学生严重和生活脱离,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兴趣不足。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生物教学的现状

G633.91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中提到了以下几点,学生要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把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中,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现象,这些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平时在教育中把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一、生活化教学的国内研究概况

我们国家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尤其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推广,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日渐显露。2004 年,一些学者在全国各实验区的调查统计显示,教师们使用新教材最大的难点是缺乏这些资源,占了被调查者的 93%。教师们已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对身边无处不在的各种知识性与体验性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了选择和应用。1994年到2010年,通过查询中国全文期刊网文献资料了解到,我们国家高中生物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课时的基础上,针对一个课时出发,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课后作业等一个或几个环节进行生活化研究。基于以上现状分析,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依据。在中学开展以生活化教学为题材,对新教材进行系统地的研究,对中学生物教学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利的。

二、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当今高中生物教学中,影响教学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1.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是生物学科地位较低

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门课程中,哪门课受到重视与学生是否对此感兴趣关系不大,而是与这门课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有直接的关系,生物科目在高考中仅占理科综合分值的24%,由于分值低受重视的程度就比较低,这与进入新世纪生物科学已经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带头学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类整体素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极不相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影响的是社会环境和家庭。学生学了生物学,但高考中体现极少,那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面对生物课的忽视,生物教师的工作得不到肯定,生物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就降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两个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在发挥教师主动性的基础上,同时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才能促进教学的整体发展,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效果当然也不会很理想。

2.影响生物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实施的引导者,其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修养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技术也在不断的加速发展,一些新的内容不断的增加到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生物教科书里也融合了其它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生物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长自己的学识,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专研课本研究教法,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3.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素质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在学习中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就要求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参与,最终的学习效果怎样则是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体现的。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组织过程,是把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原有的内容和现在的内容经过交融,使原有的内容在学习者脑中进行了一次重新构建。因此可以这样说,在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素质。

总体来说,要提高生物教学成绩那么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操作。

三、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从杜威到陶行知针对“教育”与“生活”、“生活世界”以及“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些问题做过许多阐述,为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方法的借鉴,但这些研究却没有为生物学科生活化教学提供现成的答案。朱正威和赵占良主编的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编写建议中提到:“教科书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这为开展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实施提供很好的依据,国内同行利用新教材对生物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零散而表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形成对生物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如何生活化教学为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这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与此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生物课堂教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意义

促使新课程改革的稳步进行。2007年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浙江省实施了,课程内容的主要变化是与生活有关的教学内容大大增加。因而,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对整个课程教材改革起着关键作用。

生活化教学联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我们的教学能从这些生活的现象出发,就会使生物知识的学习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养成善于觀察、分析生活的习惯。

生活化教学与当前生活联系起来,知识变得更有活力。生活化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学科知识。

有利于学校教研组的发展和建设。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在实践层面上,尝试了以生活化为主题教研组活动,促进教研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面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促使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要有充分的准备,而准备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正是教师充分学习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过程。这就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