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17-04-10 12:47张丽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张丽华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保证小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提升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将该教育过程渗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结合的可行性入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G623.2

除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任务之外,小学教育还承担着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从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心理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高年级小学生数量相对较多。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此保障高年级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结合的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结合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样性方面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数量较多的文章。这种数量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实施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当某一篇文章的教学并未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从该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征方面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征。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金色的鱼钩》一文为例,其中蕴含的舍己为人精神与优良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些因素的学习,进而间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

二、高年级小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高年级小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由生理发育引发的心理问题

从生理角度来讲,高年级小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在这个阶段中,除了身体的发育变化之外,其自我意识、被认同需求等因素会发生显著提升。如果他们的被认同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则很容易在人际交往、学习等过程中产生各类问题[2]。

(二)升学压力问题

在学校及家长的多次强调之下,小升初就像一座看不见顶的大山一样压在高年级小学生的身上。由于高年级小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因此他们通常无法合理应对这种压力,进而表现出厌学、情绪暴躁等多种问题。

(三)教师关注重点问题

与低年级小学生相比,小学教师更加注重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则教师很可能会严厉地要求学生作出解释和保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实际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较少,进而影响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

(一)教材内涵挖掘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应用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教师需要在课堂准备环节,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金色的鱼钩》一文蕴含着谦逊、助人为乐等多种积极心理要素。教材内涵的挖掘质量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准备工作加以重视[3]。

(二)教学氛围营造方面

营造教学氛围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渗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际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

第一,多媒体应用方式。这种方式是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穷人》一文为例,在讲解渔夫的妻子桑娜心理描写的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节奏较为紧张的纯音乐,以此加强学生对桑娜担忧的“不想让两个孩子同死去的母亲待在一处以及担忧未归的丈夫骂自己”这种矛盾心理的理解。这种教学氛围的应用会产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4]。

第二,体验语言应用方式。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体态语言的影响。根据这种特点,在实际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应用积极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例如,当学生处于犹豫阶段不确定自己是否要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和蔼的表情及鼓励的眼神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目的的实现。

(三)课后作业合理设计方面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目的的实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所有环节中。除了教学过程之外,教师还应该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及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以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唯一的听众》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后作业布置為“读完这篇文章,假如你变成了那个唯一的听众,你会对练习拉小提琴的‘我说什么呢?你说这些话的意义是什么?”当学生从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习得鼓励、耐心倾听这种美好的心理品质之后,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设计可以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5]。

四、结论

当前我国高年级小学生主要存在升学压力、被认同需求激增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为了保证渗透质量,在教学准备阶段,小学教师需要注重教材内涵的挖掘,结合适宜教学氛围的营造及课后作业的合理设计,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优势在于:该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最终获得的教育效果相对较好。

参考文献:

[1]袁丽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成桂明. 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文理导航(下旬),2015,07:50-51.

[3]钱炜娜.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5,12:258.

[4]张银合.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上),2016,02:45.

[5]于荣刚. 浅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上),2016,05:61.

作者简介:性别:女 出生年:1973年 籍贯:辽宁铁岭 学历:本科 职务:小学班主任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