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2017-04-10 15:35余建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余建连

摘要: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任课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知识。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德育逐渐受到教師所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个人的人格健全、道德高尚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教师的教育职责也就转变为“教书育人”,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立德树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及品德修养的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渗透策略

G623.2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走向文明,文明除了必要的知识,还需要拥有优秀的品格、正确的意识形态及高尚的情操。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丰富的文学内涵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德育发展需要,使学生情感、心灵得到升华。而小学生正是处于情感丰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这段学生初步形成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对道德有一个浅显的认识。教师要抓住这一宝贵的机会,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充分落实教育对人的完整性的培养理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把握好学生认知特点

在传统小学德育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讲道理、或借用某些实例说明,意图学生明白某一道理或道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遵守这一道德约束。但小学生认知能力有效,对一些深刻的道理或道德规范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导致德育教学效益有限。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对象一般是七至十二岁的小朋友,这时期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认知经验有限,却对世间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又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这些都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在这一课时学习中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他人的时间,如果单单从文字的角度出发,学生很难理解时间的宝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个小游戏,我们的人生只有九百个月,让学生先在草稿纸上画上30×30的小格,一般人每天睡觉八小时,撕掉三百个格子,娱乐活动、交往、日常作息等行为又占三分之一,又撕掉三百个格子,还剩下三百个格子,其中有十分之三的时间是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撕出九十个格子,有五分之一是退休后的生活,撕出六十个格子,我们近似地认为剩下的一百五十个格子要负担你的整个人生支出。再提问让学生思考,你们该怎么规划好这九百个格子?你怎么看待你的过去?你要怎么规划你的未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对人生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树立正确时间观念,切实感受到时间的宝贵,立德树人,从珍惜时间做起。

二、充分发掘教材内涵

小学教材内容都是经过多位专家评审、多年教学经验指导而选取的宝贵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特征及德育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完成德育教学渗透。例如在教学《争吵》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我”与克莱谛之间的情绪及内心变化,再详解克莱谛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优秀品德,反思“我”在整个故事中所呈现出来的心态,让学生思考在平时与同学发生争吵的过程中,我们的做法倾向于“我”还是克莱谛,克莱谛的做法又是否值得我们借鉴。这种教学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学会宽容,将德育渗透至学生学习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放在一起,既不能如同政治思想教育般的说教,又不能一笔带过的完成德育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通过寓教于理的方式,发掘教材内涵,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三、注重情感投入

小学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情的教育,我们打开教材,翻阅课本,无不发现每一篇课文都流露出真挚情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感情打动别人,用道理说服别人。同样,在语文德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如果教师一直用冷漠的语气、不带一丝情感地来解读课文,那么不论如何述说“桑娜”作为一个母亲的博爱及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学生都不会信服,更不用说借助课文内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自身丰富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传递,引发学生共鸣,在学生心中播种文明、培养理想,实现“以德化人”、“以才服人”、“以情动人”。

四、树立良好的道德标杆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倘若身边有一个好的模仿对象,那么德育教育必定事半功倍,同样,假如学生所接触的人都不遵德守礼,学生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再多也是无用。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标杆,给予学生参照,让学生主动去模仿、学习,借以提高语文课堂德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权威,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做到尊重学生、彬彬有礼、果敢坚决、言出必行等,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更信服教师,能给学生带一个好头、做出好的榜样,又可让学生被教师强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如班干部带头做起,在学生群体中掀起一股崇尚美德的风气,让学生主动去模仿,约束自身有悖道德的行为,从而形成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人格。

五、结语

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四点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的策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认知、教材内涵及教师人格魅力三者和谐统一,真正发挥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为学生实现人道德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磊.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刍议[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7):59-59.

[2]李晓红.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J].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4(5):221-221.

[3]裴凤玲.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情”与“理”[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3(7):89-89.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