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2017-04-10 15:36杨杨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德育教育渗透

杨杨

摘要:少先队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的推行,使得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体现出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的教學思想中,对于少先队活动对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得少先队活动在渗透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凸显,因此我们需要能够以少先队活动为基础,探索出其对德育教育的作用。文章主要对少先队活动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意义以及具体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G621

少先队是素质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载体。在少先队活动中,能够根据儿童的特点组织具有教育意义以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进而提升少先队员的自身素质。当前的新社会历史时期,要求少先队的活动能够与学校的教学改革相适应,能够不断的丰富内容,拓展思路,扩大空间,创新教育方式,从而使得少先队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行。

一、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要想使少先队活动能够促进德育教育,需要转变传统的少先队活动观念,引导少先队活动的有效开展。从我国当前的少先队活动开展来看,其政治性目的很强,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1]。但是从现代的社会发展形式以及教育理念来看,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是与时代发展不同步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少先队活动的观念进行革新。少先队是社会对儿童教育的载体,其教育功能是无可取代的,在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少先队活动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更是学校对少年儿童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只有保持这种正确的、全面的思想观念,才能够使少先队充分的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从未成年人开始,因此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非常重视,并颁发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号召各小学能够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也使得小学校的教育使命更加艰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改革时期,文化和思想的多元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开展德育教育,发挥少先队的德育教育功能,是各小学校以及教师们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二、少先队活动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主题式少先队活动开展渗透德育教育

当前少先队活动已经被纳入到学校的课程计划,这也为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校需要通过少先队活动的开展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思想观念。比如可以以“红领巾扬帆,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我爱祖国,我的中国梦”的演讲比赛,使学生通过演讲能够提升对祖国的热爱,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同时也可以根据地区的特色,开展“家乡美”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演讲、作文、摄影等多种形式来展现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发挥少先队活动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

(二)通过生活化活动的开展,渗透德育教育

少先队活动需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对接,使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比如,可以通过“手拉手,献爱心”“假日小帮手”等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帮扶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等活动。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然等多个方面来体现出少先队活动的优势。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行动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意义,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

(三)利用重要的节日,弘扬中国文化

当前我国社会的开放式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发展,使得外来的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从当前青少年对节日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现代的青少年对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都非常熟悉,而且能够准确的说出节日的日期、特点等,并在节日的当天大肆的庆祝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视而不见。针对这种情况,在少先队的活动中可以融入节日主题教育,比如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对资料的查询,说出我国的重大节日,节日的起源、特点等,并在节日的当天组织学生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庆祝,比如在端午节组织学生观看赛龙舟,亲自包粽子;在清明节,组织学生踏青、扫墓活动等,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传承和发展下去。

(四)结合校本课程,拓展德育空间

校本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以及开设的课程为基础,而开展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少先队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在少先队的活动中,需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结合校本课程,为少先队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提升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2]。比如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情况,学校就可以以学校周围的环境为基础,组织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实地的调查。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周围的人群或者父母、亲戚等开展调查。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观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比如河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原因。学生通过调查以及自己对资料的查找,能够掌握大量的知识,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走出教室,抛开课本,真正的接触自然,感受生活,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大自然进行探索,寻找自身的价值,并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同时这种德育教育的方式要比教师口头传授的效果好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能够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面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情况,能够震撼学生的内心,使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可怕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的德育教育是培养一个合格人才的基础,因此需要注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而少先队活动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在少先队活动中适当的融入德育教育,通过主题式、生活化活动的开展,利用重要的节日以及结合校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少先队活动的参与,潜移默化的实现德育教育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立婷,齐剑波,齐典洲等.利用少先队中队活动开展德育教育的多样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李建芳.通过少先队活动开展感恩教育的尝试[J].科学导报,2015.

猜你喜欢
少先队活动德育教育渗透
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插上雏鹰的翅膀
论少先队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教育中的作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基于人才成长的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文化联姻研究
例谈少先队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