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演绎爱心

2017-04-10 15:41马欣怡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演绎爱心班级管理

马欣怡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在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健康等方面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管理着一班对人性似懂非懂,渴求自主、力求摆脱成人的学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这需要班主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去关注和尊重他们,才能更好的完成她的职责任务。

关键词:班级管理;演绎;爱心

G635.1

班主任是一个在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健康等方面工作的教师,她塑造着“若方若圆”的孩子们。如果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那么班主任工作也会因此而充满了生命力。我们坚信,用爱润物,物会感化;用爱育人,人会感动;用爱奉献,终有收获。在班级管理中演绎爱心,可以换取学生的信任,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演绎爱心管理呢?

一、以心换心,真情互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孩子的爱------教师还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他认为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充满爱的,是以一个人的心灵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有时候教师也许只是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断学生那根纤细的敏感的生命之线。但如果教师用一双充满爱意的眼睛去关注学生,就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一生。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上教师的讲台的,因为在我身上留有我的恩师们对我的点点滴滴爱的痕迹:在小学时,受伤了,班主任亲自到家来慰问;中学时,因误诊入院后,班主任到医院看望;高考前夕,班主任捧来充满爱心的鸡汤;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班主任的耐心鼓励------当我从教并当上班主任后,我就决定继承和发扬恩师们对我的爱,以此报答她们——把爱传递给我的学生。

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一下:我在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工作,学生要住宿晚自习的,当时我是初二学生的班主任。平常我很注意关心学生。有一天,在晚自习的时候,我因咽喉发炎打点滴而迟到,班级乱成一锅粥。我见状便狠狠批评他们。随后,我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老师刚从医院打完点滴赶回来,伤口还来不及处理,肿了,我就担心你们出什么乱子,你们让我失望了。”说完后,发现学生们都惭愧的低下了头,有的还偷偷的擦眼泪。晚修下课巡查宿舍时,宿舍特别安静,有个调皮的学生还悄悄地问我:“老师,您的病好点了吗?早点回去休息吧!”一句简单的问候化解了我那天晚上的所有愤怒。从那次后,晚自习安静多了,这是我用平常对他们的关心换来他们的课堂的自觉性和对我的关心,是以心换心的效应。

二、互帮互助,和谐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只应当准备好建筑材料砖瓦、钢筋、泥浆等,而房子得由学生自己去创造”。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班级问题,应该由学生干部和同学一起去处理,班主任只做恰当的引导作用。这样班级就需要建立一支得力的干部队伍,形成集体领导核心,才能更有力地带动同学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真正做到“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班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他们在工作完成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修養,体会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在集体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友谊,实现了自己的某些心愿,从而愿意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对集体有所奉献的一员,在集体中追求发展,因此集体及其成员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和谐发展的趋势。

如我班有个学生,母亲两年前去世,父亲则卧床不起,家里还有80岁的老奶奶需要照顾,给他思想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经常在周记里写道:“老师,我明天还可以上学吗?” ,“老师,我的出路在哪里?”等问题,我找过他谈心,表达了我的关心和同情,他仍旧是很消极。接着我让几个成绩好的班干部轮流与他沟通,在学习和生活上尽力帮助他,想让他能忘掉身上的压力和心中的忧伤。经过几个班干部的努力,这位同学渐渐恢复了信心,性格也变得乐观开朗,在期末考试中他还考进年级前30名,这使全班同学都为此受到振奋。

班干部的轮流陪伴,减少了他内心的孤独;成绩好的同学的帮助,提高了他的成绩------在这过程中,班干部学会了尊重和关爱,班级的成员也学会了自爱和自强。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中,大家互帮互助,和谐发展,谁还有理由不自强奋进呢?

三、及时关注,给予信心

“成就事业的人,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份自信和决心而已。”班主任应该认识自信对学生的重要性,努力帮助他们排除影响自信的各种因素,树立稳定持久的信心,让他们的个性和天赋能够得以充分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学习较差的班级当作学习优秀班级来对待,相反,又将一个学习优秀的班级当作有问题班级来对待。最后,心理学家和老师们都惊奇地发现,原来学习成绩差异很大的两个班级,在试验结束的时候,平均成绩已经相差无几。是什么原因使原来的差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原来,那些不明真相的老师都认为自己教的是优秀班的学生,所以他们对学生非常耐心,大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方法,于是,差班的学生在老师的耐心鼓励之下,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可见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进步很重要的。

信心的培养也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班级学生经常会出现厌学辍学现象,在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关注,给予注射“镇定剂”和“强心剂”,帮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当班上出现厌学现象的时候,班主任可以抓住时机,用榜样示范法来引导他们,也就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来影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是先辈们的先进事迹,来激励他们,让他们内心受到感染而重新鼓起勇气投入学习中去。记得我担任初二(1)班班主任的时候,我班的英语成绩特别差,同学们也因此灰心丧气,渐渐厌倦学习英语,英语老师也经常向我投诉课堂气氛差。这时候学生需要的是鼓励和信心。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中国女排在82年是怎样面对失败,怎样由失败转向胜利,最后保住了连续五年冠军宝座的故事,用女排勇争第一、不甘落后的精神来鼓舞他们,听完后,同学们都受到了鼓舞,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了提高,成绩也进步了。

以心交心可以赢得到学生们的信任;互帮互助,可以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及时关注,给予信心,可以带动和鼓舞学生进步。可见,教书育人,爱心是不可缺省的,在班级管理中,用真情演绎爱心,用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用汗水去润泽学生的心田,用智慧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希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班主任工作就会因此而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科学普及出版社 胡根明主编

[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考试刚要指南》华东师范出版社 叶澜

猜你喜欢
演绎爱心班级管理
爱心树(下)
爱心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