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2017-04-10 15:48邹丽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小学语文教学

邹丽萍

摘要: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G623.2

一、教师用亲和姿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喜爱一名教师,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进入教室那一刻起,其自身言行、语态和神情都会显著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不能够将工作之外的情绪带到课堂上,以亲和、自然的教学态度去面对学生。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其不仅具有工具性和知识性特点,更具备了文学性和情节性特点,这正是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由于思维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和知识素养不同,得出的答案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其内容也往往十分精彩,这就是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这也正是小学语文教学所重点培养的,基于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高高在上地位,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给予学生自我现象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多给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重视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当学生有不同想法和见解之后,教师不要压制学生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更好的表达自我。在这种民主的和谐氛围中,学生可以自由参与其中和自由进行自我表达,从而能够从小学生心中产生一种愉快和新奇的学习经验,这种经验会激发学生更好的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二、设置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更不知道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总怕一发而不可收拾,进而形成了“填鸭式”的教育,孩子们很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堂课下来,我们讲得多,孩子们说得少。课堂上我们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而下面的孩子们却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听老师讲,整个课堂缺少师生的互动,教学气氛沉闷,使我们的教与孩子们的学被割裂开,有时还处于对立面,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前那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建立宽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味的悬念,调动孩子们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在悬念的刺激下,对疑问会有探究的欲望,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孩子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孩子们大胆发言,积极组织课堂讨论,这样就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三、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②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语文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五、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朱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新课程:上,2014,8:102-106

[2]張玲.谈小学语文营造课堂氛围方法[J].语文学刊,2014,6:88-91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小学语文教学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