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7-04-10 16:00杨菊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小学现状改革

杨菊花

摘要:小学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是整个教育历程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后续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小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伴随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也在不断革新,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从而适应当今教育要求,同时,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面对当前小学教学现状,要想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小学教学,真正实现改革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而提高小学教学水平,推动小学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改革;现状;措施

G629.2

伴随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切实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不断改革小学教学,才能提高小学教学水平,保证小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小学教学依旧存在一些困难,阻碍了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小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

一、小学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一)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应试教育在我国实施了很多年,可以说在过去应试教育受到了社会、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的认可,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渐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旨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然而,无论是社会、家长以及广大教师都受到了长期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在短时间内无法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许多家长依旧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是将其作为了一种形式,长此以往,小学教学改革成为了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性和积极性。

(二)教师占据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基于此,很多教师片面的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要做的就是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和管理。长此以往,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和观点,而学生也容易养成被动接受的学习态度,教师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在学生眼中的形象是严肃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有些学生盲目的认为老师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自己失去了主动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现状显然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

(三)师资力量匮乏

在小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积极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才能使小学教学改革工作取得成功,而小学教学改革本身就会涉及到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转变,这无疑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师资力量而言,面临严峻的考验。对于农村教师而言,本身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因而大多农村教师思想比较传统和保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教学改革中很难发挥积极作用;而说到城镇教师,传统教学模式下使他们享受到了安逸、舒适的工作,久而久之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奋斗的热情,每天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思想的停滞,给教学改革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小学教学改革实施的措施

(一)提升小学教学改革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要想真正实现小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大认可,让人们都了解到小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教师作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参与者,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目的和意义,真正理解教学改革的路线,从而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用全新的思想和积极的态度推动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在真正理解了小学教学改革方针后,要将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传播,使家长们都能够理解和认识小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让家长们明白小学教学的改革更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从而使小学教学改革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开展的,所以要将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点之一,要将“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的开展探究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创新性教育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活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扮演的角色较为被动,现代教育强調师生的平等、民主和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关系得到改善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改革才能将教学质量提高。

(三)提高小学教师师资力量

面对我国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短缺的现象,国家应该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教学环境,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加入到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中,为小学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对于城镇小学来讲,过去小学教师基本启动的是考试合格通过后采取终身在岗制度,这样容易养成小学教师养尊处优的心理,如今,实行小学教师合同制,能者上岗,庸者下岗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就能抵制住小学教师们安逸、不思奋进的教学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小学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就我国当前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需求,对小学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教学改革中面临应试教育影响严重、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以及师资力量匮乏的困难,教育部门要提升小学教学改革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同时,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师资力量,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小学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保障,使小学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丁爱军.对当前小学教学改革中几点误区的分析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12,10:65-66.

[2]魏娜. 创新小学教学改革理念[J].青春岁月,2014,19:197.

[3]高祀贵,徐洪涛.新教材下关于小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6,20:27.

[4]常倩.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4:143-144.

猜你喜欢
小学现状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