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寓教于乐”教法探究

2017-04-10 16:10孙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课文教学方法

孙萍

摘要: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发展,其先决条件寓教于乐,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寓教于乐

G623.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认识的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以及时代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探讨“寓教于乐”语文教学方法已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限制,有些课堂教学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缺少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等现象。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发展,其先决条件寓教于乐,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使之由观众为演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教学情境

要想为学生成功地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教学情境,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以一个良师益友的姿态,放下身段,主动与学生交朋友,用真心,用温情,用善意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使他们能够消除隔阂,解除戒备心里,能够敞开心扉,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不用恶语伤人,要耐心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错误,努力改正错误;当学生有了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以及热情地鼓励。对待学困生要采取鼓励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即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一视同仁的真情实意,逐渐消除了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了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卸下包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二、教师应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小学生活泼好奇、善模仿,好交际,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以所使用的教材为切入点,挖掘教材潜在的快乐因素,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时,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读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 课前的激情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教师马上要讲授的内容充满探究的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肯定会很不一样。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无疑是一次愉快的心灵旅行。教学课文时可配上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能迅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浓厚兴趣,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读的另一种方法是 质疑导入。课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通过质疑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思维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期盼的兴趣来源。设置悬念,能迅速的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到课文中,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诱惑,激发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发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方法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使用,最主要是“依学定教,顺学而导。”

如我在教学生朗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通过质疑阅读,提出“曹冲还能提出更加合理的办法吗?”后,学生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通过充满想象、探索无限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丰富了,他们会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表达,去交流。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是何等的重要。

三、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快乐学习

寓教于乐,乐在形式。有了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教学形式,就如绿叶红花,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尽情地能表现自我。我在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先要求学生自由朗讀,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并引导学生借助动作表演将抽象的的词语具象化。整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使每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寓教于乐,课堂一改沉闷的局面,气氛异常活跃。

寓教于“乐”可以使语文课更富有活力,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课堂应该是教师用心去经营的。教师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的今天,只要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将这些理念、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就会大大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快乐,使课堂充满活力,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课文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