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2017-04-10 16:13潘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提升信息技术

潘婷

摘要:信息技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将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本文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教室小课堂、校内中课堂、校外大课堂”,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感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生活服务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G633.67

新课改明确提出:各科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更需要生活化,它强调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取有活力的知识。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效利用好“教室小课堂、校内中课堂、校外大课堂”,使学生利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科教学。

一、立足教室小课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能够使学生感悟到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从身边的事例、国际国内大事、各类科技信息中挖掘素材,挖掘可以展示给学生并能引人入胜的信息技术应用情景,校园内、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也都可以成为教师情境创设的素材。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一是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难以理解的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使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二是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在抽象概念与客观实物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例如:对于CPU、内存、主板、声卡、显卡、网卡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进行文字描述或图片展示,学生下次看到实物时可能还是区分不了,于是我专门拆开几台废旧电脑,边实物展示边阐述各个部件的功能和识别技巧,最后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电脑部件的拆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布置生活化的教学任务

生活化的教学任务应该是能与学生的生活、心理需求和谐共振的任务,是学生所关心、熟悉和喜欢的任务。如:任务可以与学校举行的建队日、国庆节、消防日等各种主题活动相结合,又如:针对六年级学生学习《图像与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运动会、升旗仪式等活动照片和视频,也可以专门拍摄一些照片或视频,最终让学生制作出自己《毕业留念》的视频。通过这些,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丰富有趣,同时也培養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

(四)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我的课堂上,每个月都进行一次“最新科技”的播报,学生可以利用这几分钟畅所欲言,对近期你发现的新科技、新技术进行播报,教师再进行补充,以使学生紧跟科技时代。再如:提问时,我利用“抽签软件”随机抽学生回答,学生实在答不上来时,可以像“开心辞典”这样的电视节目一样,求助本组或同桌同学,这样既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又不使学生产生压力。又如:每当我屏幕控制学生时,我总是说:“现在是广告时间”或说:“广告过后更精彩”,或播放“士兵小唱”等固定的歌曲,让学生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控制。

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不应当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应当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更在广阔的天地里,在更多的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拓展校内中课堂,营造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氛围。

(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

学校每学期都举办打字竞赛、作品制作等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级各类竞赛,为学生创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

通过这些竞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和信息素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不仅是信息能力的锻炼,更是综合素质的提升。

许多作品制作比赛的主题都与当年的信息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只有仔细观察生活,多学习多接触新生事物,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学生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更养成了仔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与时俱进的良好习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智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力。

(三)校园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将信息技术与校园生活相结合,能赢得高涨的学习氛围,如:每次的主题班队会,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充分展现他们的信息才能。又如:进行小主持人竞选等活动表演节目时,有些乐器无法带过来,就可以用学到的音视频处理知识,制作成精美的视频。

在学生学习了图片的获取与处理知识后,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用相机捕捉美好瞬间。学校每年的校运会、艺术节等活动都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好素材。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听到自己的歌声,看到自己的视频,再与伴奏完美的结合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三、开辟校外大课堂,拓展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广度。

(一)与家庭生活相结合。

家庭是最接近学生的外部环境,教师在讲解完计算机相关的安全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对家庭电脑进行定期杀毒,既巩固了信息技术知识,又确保家庭电脑安全、高效地运行。此外,网络已深入生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网络软件,如淘宝网、美团网等,发挥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如:在掌握和运用软件下载、安装技术后,学生可以帮助身边的人下载、安装软件。再如:有些家长和部分学科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及学生,学生如果能够帮助解决信息化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了课堂所学,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功喜悦,更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有机会就多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如:新疆科技馆新增加了许多新的高科技项目,本学期我就布置了一项“去新疆科技馆长见识”的任务,让学生亲自体验科技馆的智能家居生活、3D打印、5D影院、虚拟世界、意念赛车……

四、结语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还要拓展好校内中课堂、校外大课堂,大力开展生活化教学,体现信息技术学科价值,有效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适应今后的信息化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提升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