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对策研究

2017-04-10 22:19刘付志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对策

刘付志锋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同时教学有效性也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值得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去深入研究和思考。本文就是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对策

G623.5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小学阶段,为小学生打好数学知识基础,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更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相关内容,相应的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小学教师创新教学观念,深入研究数学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新课改后的教学标准,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难点问题理解透彻,并将其相应的内容做好梳理和工作,制定出每一节课的数学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围绕所指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制订,而不是随意的毫无准备的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同时还必须要保证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对数学的兴趣程度,然后结合相关的数学内容制定数学教学目标。除此之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越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价值功能。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课时,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比较图形的面积,动手做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根据教材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在指定完教学目标之后,可以进行如下的数学流程设计,第一步将方格纸作为教学工具,可以直接判断出图形面积的大小。第二步,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和讨论,研究比较图形大小面积的基本方法。第三步,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当中来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更加注重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这是加强师生之间互动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自省,清晰地认识和定位自身角色,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之间形成相对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態度,主动亲近学生,成为学生信任和亲近的人。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与学生主动聊天或者开开玩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野外游玩,在野游的过程中,让学生敞开心扉,将教师当成朋友。本身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教和学相互统一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职注重数学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那么数学教学课堂的气氛无疑就会比较沉重和枯燥,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将教材中的主题如图打印出来,然后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副图画,同学们想看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具有什么特点?在这个时候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同学们就会仔细观察这幅图形的特点,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给予肯定,表扬同学们观察的仔细认真,然后顺势再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想想这种美丽的对称图形用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最后教师引出课题,一位地毯设计师将它用在了地毯上,我们由此来研究地毯上的面积问题。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当中来。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上课之前,小学生数学教师要面带微笑地走进数学教学课堂,让教师从内心感受到数学教师的亲切,这样学生学习起数学来也比较轻松。并且在数学课堂上课时,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也应该面带微笑,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尤其是当学生说出的答案并不正确时,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的态度,表扬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于自己不懂的数学问题及时寻求数学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如对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既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比较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帮助小学生解决数学的难点问题,活跃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这一内容时,教学案例为小红从家出发向东北方向行走500米到达公交站,坐上公交后,公交沿西方直行1.5公里后到达学校。进校后沿西南方向行走600米到达教室。中午休息时,小红从教室出发,沿北方直走400米到达图书馆。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小红的方向与位置走向图,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清晰而又明确地展示出方向与位置图。

参考文献:

[1]张印玲.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2:125.

[2]乔军朝.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5:137.

[3]刘志杰.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3:230+232.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