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范 求创新 创特色

2017-04-10 15:28钟宏茂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策略

钟宏茂

摘要:为更好的贯彻上级各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活动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对如何有效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思考。学校体育工作要各方合力,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机制创新讲求实效,而后形成学校体育特色,有效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关键词:有效开展;体育工作;策略

G623.8

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強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义乌市中小学体育工作规范》的文件精神。我校阳光体育工作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学校着力抓好体育课堂教学、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和40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双休日的体育俱乐部活动,在创新中形成学校体育特色,使学生的体质水平逐年提高。

一、 在推进工作中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体育工作从表面看,仅仅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但从更深的层次讲,体育里面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坚持“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理念,在体育工作中提高认识,校长、教师、学生与家长形成共识,走体育特色办学之路,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素质教育精品学校。

1.校长要做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心人、领导者。

领导认识到位,决定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学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作为约束和导向,保证体育工作的地位,保证师生对体育的关注和参与。规定学生个人评优与体育成绩挂钩,体育健身节比赛的成绩与班级评优挂钩。

实行体育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每年投入达10万元以上,改善了学生活动、健身的硬件设施。

2.教师要做体育工作的有情人、促进者。

班主任、体育老师是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老师的参与态度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老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并且人人会篮球,人人会做操、人人是教练。教师的积极参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学生影响巨大,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热情被激发出来,于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就成了一种常态。

3.学生(家长)成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践行者。

学生是体育活动的主体,在学校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中,每个学生都会自觉的参与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体育课、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成为学生最向往的时间。开展双休日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每个学期都有1500多人次参加,有的还是家长陪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近2年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数据表明,我校学生的体质水平逐年在提高。

二、 在健全制度中规范管理,形成常态

1.常规的教学管理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和力量,保证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教学常规的建设和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学风的培养。针对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体育课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加强体育课教学的各项安全措施和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预防体育教学中伤害事件的发生,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常态的教研活动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学科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体育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研、教改的能力。每个学期确定一个主题作为研讨课的内容,要求每个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备课、授课,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每个老师都有体育课题进行研究。

3.定期的体育竞赛

体育健身节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春学期体育健身节在4月份进行,全体师生参与,单项以田径项目为主,分年级进行;秋学期体育健身节以趣味运动为主。达标赛安排在每年的6月,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达标项目进行达标考核。

4.严明的奖惩机制

学校制定有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对师德缺失、教学效果差、因失职造成体育教学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参加体育比赛按成绩给予指导老师一定的奖励,获义乌市、金华市比赛团体第一名的,学校除了足额发放训练补贴外,另外对训练老师进行奖励;比赛成绩不理想的,追究原因,扣除训练补贴。

三、在创新机制中讲求实效,形成特色

1.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为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绣湖特色的体育之路。大课间活动基本形式为音乐引领,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为40分钟。在音乐引领和活动节奏编排上,我们考虑整体的艺术因素,严格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寓教于乐,达到动静结合。做到四个确保:确保时间,确保人员,确保场地,确保内容。在内容上我们设计专门的转盘,灵活的安排活动内容和场地,充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和规范性。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课,活动内容按大课间进行。

2.开展双休日体育俱乐部活动

绣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目前义乌市唯一的一家经过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俱乐部活动时间以业余时间为主,合理安排时间、场地,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武术等课程,聘请有体育专业特长的教练老师,每班配备一至二人,采取小班化教学,教师备课进课堂,活动有计划。学生活动兴趣很浓,学有所成,篮球、足球、武术有模有样,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灵活而又丰富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的魅力、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个性、健康发展的平台。

3.业余训练扎实、竞赛成绩喜人

学校三——六每个年级都组建有年级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由班主任和爱好体育的老师负责,校级训练队由专业体育教师负责,我校现有田径专业教练2人,篮球专业教练2人,足球专业教练,4人。各教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训练工作扎扎实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老师也多人多次获得业余训练先进个人的荣誉,学校多次获得金华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义乌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的称号。

总之,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需要广大校长、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在规范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实效,在实效中求特色,让阳光体育在校园开花结果,让体育的阳光永远普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义乌市中小学体育工作规范》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活动课教学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