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创新

2017-04-10 10:34肖琳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堂导入高中政治

肖琳娜

摘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普通高中多数教学条件、教学设施不如城市学校。大多数的教师仍然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就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好坏,也离不了导语的设计。高中政治教师要从课堂导入入手,创新政治课教学。

关键词:农村中学;高中政治;课堂导入;创新

G633.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好坏,也离不了导语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通过播放音乐、动画、电影片段等比较形象的方式较好地引入新课。但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学校的硬件设施匮乏,绝大多数的教师仍然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活动。那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又应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种方式,以起抛砖引玉之效果。

一、传统的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是一种比较传统、保守的导入方式,其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提问上节课所讲的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计一两句过渡语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

例如,在讲《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在第一框题中学过的问题: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可以回答出“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然后教师设计过渡语:“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价值决定的基础上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处于一个时涨时落的变动过程之中。那么,在实际生活中,价格的变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当中。

复习导入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较好地体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但它不够新颖和生动,缺少吸引力。因此在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实验班中运用比较好,而在普通班中运用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利用新闻事件导入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与时俱进,关注到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生活的内容。因此,报纸上总会有与课堂要讲的知识点之间相联系的最新的新闻报道。教师便可以利用学生关注新闻时事,渴望了解课堂外的事情的心理利用新闻事件导入课堂。

三、音乐导入

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一首动听的音乐往往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因此音乐导入是教师普遍欢迎的一种导入方式。虽然在农村中学中缺少多媒体设施,但我们依然可以利用音乐导入这种方式。具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录音机播放;一种是利用MP3和小音箱播放。由于前者所用的磁带较难买到,所以这种方法不太方便。而利用MP3却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需用的歌曲,小音箱也便于携带和利用,因此后者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利用MP3和小音箱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氛围,利用他们欣赏音乐后的感受自然引入课堂。

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我就利用MP3和小音箱为学生播放了一首“愚公移山”的歌曲,让学生带着“我们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感受和认识走进新课。

四、图片导入

即使没有多媒体,不能通过大屏幕给学生展示图片,但教师仍然可以将图片打印出来,上课前直接展示给学生看。教师平时也可以注意搜集报纸上的有用图片和漫画,以备上课之用。

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时,我就给学生展示了一组打印出来的关于“千手观音”、“展示时装的模特”、“奥运场馆——鸟巢”、“扭秧歌的大妈”等相关图片,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引起学生“体味文化”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五、故事导入

中学生还是一群半大的孩子,他们童心未泯,比较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导入课堂。

例如,在讲《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孔子带他的弟子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只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守庙人回答:“是君王放在座右作为铭志用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快取清水来,灌进这口酒壶里。”弟子舀来一大瓢清水,徐徐注入酒壶,大家都屏息静气地看着。只见水注入不多时,壶身开始倾斜了;接着当水达到壶腰时,酒壶却又重新立得端端正正的;再继续灌,水刚满到壶口,酒壶就砰的一声翻倒在地。大家都莫名其妙,一齐抬头看着孔子。孔子拍手叹道:“对啊,世上哪有满而不覆的事物啊!”子路问:“老师,请问这个酒壶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其中可有道理?”“当然有!”孔子对大家说,“做人的道理也同这只酒壶一样,聪明博学,要看到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功高盖世,要懂得谦虚礼让;勇敢孔武,要当作还很怯弱;富庶强盛,要注意勤俭节约。人们常说的不偏不倚,截长补短,也就是这个道理。”講完故事,我用了以下的过渡语导入了新课:在这个世界上,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任何事物都充满了矛盾。那么哲学上的矛盾是什么意思呢?矛盾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这都是咱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六、名言、格言、广告语导入

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名言警句、格言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还有一些广告语、俗语俚语虽然比较短小,但内涵也非常丰富。如果运用得好,这些短短的一两句话也能起到将学生引入课堂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讲《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时,我用到了中央2台经济频道《理财》节目中的一句经典话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非常的有意思,学生听了以后都会会心一笑。然后教师就可以顺势追问一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财呢?”从而自然导入本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以上几种方式是我平时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此外还有典型案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简单操作的实验导入法等等,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在传统课堂中起到良好的导入效果,至于具体采用哪一种方式,还需教师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而定。

参考文献:

[1]岑春云.浅谈政治教学中坚持贴近的原则[J].百色学院学报,2006,19(S1):58-58.

[2]梁益辉.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0(10):3-3.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课堂导入高中政治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