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2017-04-10 10:36吴小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吴小芳

摘要:小学教学一直处于一个较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主要是小学生还处在一个较不稳定的阶段,学生总是难以集中精力专心地做一件事,因此借助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从多方面阐述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关键字: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G623.5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很多的学科都是以数学作为基础,并且学生在今后要学习难度更大的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关键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是存在一些影响教师教学成效提升的环节,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不能有效提升。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高效的科技成果运用在教学中成为了一种趋势。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开始启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做好教学演示

小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够,是限制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高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并且数学本就是一门知识极具抽象性的严谨学科,在其中总是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学生不好理解的内容。那么这个时候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做好教学演示,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印象,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看见这些知识,自然就能够有效地理解难点知识了。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辅助工具相当有限,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主要依靠口头解释与肢体语言,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准与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一个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是是教学成效得以保障的关键。那么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演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乘法与除法运算的教学时,学生刚学完加减法,再来接触乘除法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理解好这部分。于是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乘除法的运算定理转换成直观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从而理解好枯燥难懂的文字内容。这样的方式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好难点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小学数学学科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演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作用信息技术补充教学内容

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学的发展,教材上有限的教学内容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将有意识地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补充学习内容。但是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以补充教学内容的教学辅助工具相當有限。教师本身就要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板书铺排,如果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还需要加大更多板书的书写,这对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教学任务。教师一方面要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另一方面又要精心设计板书,如果加大教学内容的补充,将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切实运用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帮助教师补充教学内容。于是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师的不二选择,高效的放映功能为教师补充教学内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在课堂上引入大量的习题,在课堂进行手写的补充自然是不现实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补充的题目直接制作成课件,比如工程类、鸡兔同笼类、牛吃草类等应用题,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图片,直接将这些题目演示给学生。这样的方式为教师省下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只有保证教学方法选择的正确性,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保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以至于在课堂上总是习惯利用填鸭式教学组织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需要被动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适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当前的教学环境而言,信息技术为教师组织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帮助。过去的探究性学习,最大的缺点还是教师角色没有明确的划分,不是强加干涉就是放手不管,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成效。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把自己的指导思想蕴含在教学课件中,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探究性教学中,不给学生强加太多的任务与干涉,而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学习的节奏来学习数学。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宽松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因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偏差,使得在教学中形成紧张的气氛。对小学生来说,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是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不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教学策略,更需要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工具。于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加入各种丰富的教学素材,从多重感官来刺激学生,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提供了学生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学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从而形成宽容愉快的学习氛围。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而言,一个宽松的氛围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五、结语

以上是本人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具有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标改革对小学教学的要求,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对实际情况的客观分析,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高效的作用策略,使得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谭兆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装备研究,2013(01).

[2]王仁荣.探究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 [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