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日一记”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水平的意义

2017-04-10 10:39王勤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日记素质过程

王勤英

摘要:“一日一记”在近些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日一记”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一日一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水平的方法。

关键字:“一日一记”;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G623.2

近年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要素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而江苏高校试点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让综合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课改在课程结构方面,作出“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这也是与国家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相互契合。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许多教师都有意识地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但常常会忽视一些“小事情”的“大作用”,“一日一记”就是其中之一。

一、“一日一记”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水平的意义

1.“一日一记”的作用

所谓的“一日一记”其实就是让学生根据每天发生的事情、获得的感悟、看到的风景来写一篇日记,长则一篇文章,短则一两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一般用于提升学生“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体会将事物、情感转化为文字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而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一日一记”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一方面,“一日一记”能够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每天写一篇日记,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以我的实践经历为例,在自律的情况下,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在一个月后的检查中,真正坚持每天写日记的学生数低于班级学生数的一半;

另一方面,“一日一记”能够让学生感悟“真善美”。日记作为一个相对自由,没有太多约束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其中畅所欲言,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甚至是平时藏在心底的一些“小心思”。例如,一些学生在日记中埋怨父母不陪自己玩,或是对父母让自己帮忙做家务不开心等等。通过日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些事情进行“二次思考”,并分辨其中的好与坏,体会其中的人情冷暖。

2.“一日一记”的问题

虽然“一日一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于日记的作用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让“一日一记”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难易程度

日记的难易一直是个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太难,则会降低学生的兴趣,太简单,又达不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时常会发现一些教师对于日记的难易“一刀切”,例如,让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写一两百字的日记,或必须写一些有“深度”的内容。

(2)情感表达

学生是否能在日记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直接决定了日记是否能够起到原本的作用。然而,一方面,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难易程度,让学生不得不为了凑字数而“灌水”,或为了写出教师要求的“深度”而“为赋新词强说愁”;另一方面,小学学生的生活体验较少,内容较为单调乏味,词汇量和表达方式都相对不足,很难将自己的所见所想以合适的文字表达出来。

(3)脱离课堂

在新课改之后,许多教师也认识到给学生“自由”的重要性,而日记作为能够体现学生自由学习的一环,教师一般都会选择让学生无拘无束,最多在批改中对学生提出一些见解。虽然也有教师开设专门的日记点评课,但是课时少,缺乏科学规范的体系,日记点评课流于形式或无法起到实际的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对日记的重视,这就导致日记写作与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日记写作无法得到有效引导,写作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一日一记”效果的方法

1.质与量的协调

一般而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日记的写作主要从三年级开始。因此,在质与量的协调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不同需求。例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每天写一句话,学会将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对于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可以逐渐增加对日记字数的要求。同时,在最初阶段不必要求学生达到“一日一记”的标准,避免因为过度的任务让学生养成“为了写而写”的习惯。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增加学生写日记的天数,最终让学生养成“一日一记”的习惯。

2.教与写的协调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同样,对于日记而言,无论是事件还是灵感,一般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因此,在教与写的协调上,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上一些日记点评课。教师可以在平时收集一些比较好的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同时,也可以选取学生一些比较好的日记,通过点评和交流,来指引学生日记的写作方向;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将平时的授课内容与日记写作进行结合。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在日记中首先要让他们写出“真实”,红红的花,绿绿的草,蓝蓝的天,会飞的小鸟,会游的鱼儿……只有认识到花是红的,草是绿的,才能将这些东西体现到文字中。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可以让学生记住一些形象,在日记写作时有素材可写。例如,在《放小鸟》这篇课文中,让学生记住“鸟”这个形象,可以在日记中描写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小鸟;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亲情”的意义,在日记中记录自己亲人的点点滴滴。

三、结语

“一日一记”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必须从兴趣和习惯两方面打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需要正视“一日一记”存在的问题,尊重“一日一记”的基本教学规则,从而发挥出“一日一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梦龙.一条读写结合的“链索”——模仿、改写、借鉴、博采、评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09):6-8.

[2]吴海英.低年级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尝试[J].作文世界(小学).2008(08):190-192.

[3]廖海蓝.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日记素质过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