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7-04-10 12:18杨秀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小学语文

杨秀平

摘要:本文强调了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革策略,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水平,全面培养小学生语文素质。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育;重要性

G623.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部分,从古至今,一直被教育领域各大学者所重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讲的便是这一道理。但就目前来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中,朗读教学质量相对较低,极大的限制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对其加以改革,已经变得极为必要。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欣赏能力

朗读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欣赏能力较為有利。与默读相比,朗读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同一段文字而言,在朗读方式下,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程度,要比默读情况下深得多[1]。在不断加深理解、不断积累朗读文章数量及类型的基础上,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可得到一定的培养。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表面是对故事的讲述,是对种种思想感情的表达,但其内部所包含的逻辑却十分严谨[2]。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未完全形成,通过对大量文章的阅读,其思维能力可得到有效的引导与培养,而朗读,恰恰能够使这一思维培养方法的优势扩大化,因此,必须加强对朗读的重视。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的方式,文章中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小学生的语言体系当中,在日常生活中,文章的内容以及语言组织形式,会被小学生不知不觉的利用,如此,可使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3]。

二、小学语文教育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在小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方面优势显著,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其优势并未得到体现,朗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积极性问题

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其优势发挥的关键所在。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朗读对其注意力要求较高,因此多数学生通常对其具有抵触心理[4]。另一方面,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结构方面看,生字教学所占的比例较大,而朗读所占比例极小,其教学时间通常被挤占,教师对于朗读相对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其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

(二)评价体系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以生字组词、造句、生字默写、识别以及看图说话等为主,朗读所占比例接近于零。上述评价体系从侧面反映了教学对朗读的不重视,同时也会导致教学重心的转移。为提高考试成绩,小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通常不会将侧重点放在朗读教学这一方面, 受上述因素影响,教学质量下降则会成为必然。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朗读教学水平的策略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朗读教学水平,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使朗读成为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以此加强学校及教师对朗读的重视,使小学生的思维以及欣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一)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大量新型教学方式不断产生,为教师教学负担的减轻、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将现代化教学方法,应用到朗读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

1.朗读课程的开设

首先应开设朗读课程。可在1星期中,开设2--3节朗读课,在课上,专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朗读课程教学方法

可将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开展相应活动的途径,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1)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以“雪地里的小画家”确定为主要教学内容。

(2)多媒体视频与音频播放:以多媒体作为媒介,播放“雪地里的小画家”音频,可在网络上搜集音频资源,也可由教师自行录制。在播放音频的同时,配合画面,播放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踩出的小脚印。

(3)活动组织与策划:在音频与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要要求学生以3--5人为一组,组成不同的小组,组内练习朗读。时间可设置为15--20分钟。

(4)比赛:小学生练习完成之后,教师要求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在讲台上进行朗读。

(5)评价:采用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方法,对每一组代表的朗读水平进行评价。教师评价需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需全面关注每一小组练习的积极性及练习效果,将其相互综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6)激励机制:针对表现较好的小组加以鼓励,可采用发放小红花的方法,形成对学生的激励。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可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其提供足够的交流以及活动空间,能够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及朗读积极性。另外,激励机制的应用,同样可以使学生产生互相比拼的思想,对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将朗读水平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评价中,应将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一项关键内容:

(1)需保留原有的教学评价内容。

(2)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指标分为笔试成绩与口试成绩两项。口试成绩以朗读水平的评价为主。

(3)在考试前,由教师为学生发放文章,要求学生朗读,教师评价其朗读水平。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应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朗读情况,包括课堂朗读的积极性等。将上述两项评价结果相综合,作为朗读成绩评价的主要指标。

上述改革方法,可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加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对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在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时从荣. 浅析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6:224.

[2]朱丽平.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快乐阅读,2013,29:85.

[3]覃荔嘉. 朗读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5.

[4]夏长青. 由《卖火柴的小女孩》分析“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语文学刊,2007,08:52-53.

作者简介:性别:女 出生年:1967年籍贯:辽宁铁岭 学历:大专 职务:教导主任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朗读重要性小学语文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