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2017-04-10 21:13王忠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

王忠兰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力求让学生投入饱满的热情,绘声绘色地朗诵,即可积累词汇,又可培养语感,使学生能充分体会文章的情感和主旨,逐步深入分析文章的重点词句和重点段落,为理解全文做准备,也为今后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作铺垫,更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論文关键词:教学;朗读

G623.2

小学语文教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朗读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力求让学生投入饱满的热情,绘声绘色地朗诵,即可积累词汇,又可培养语感,使学生能充分体会文章的情感和主旨,逐步深入分析文章的重点词句和重点段落,为理解全文做准备,也为今后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作铺垫,更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朗读是小学阶段学好语文的基础。

在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重点在阅读和作文训练上下功夫,往往忽视了朗读教学,认为朗读无法提高阅读和作文水平。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必须从朗读开始,朗读教学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只有把朗读抓好了,才能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有些教师和学生都忽视朗读这一环节,因此达不到对学生的朗读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教学方法的偏颇

有些教师上语文课,先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读一遍,便开始讲解分析段落大意及课后问题的解答,却忽略朗读环节的设置。这样貌似在朗读,其实则不然,因为朗读要大声地放开嗓子,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加强朗读训练,合理安排朗读时间,要求学生高声齐读,或让学生分组朗读,分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使之充分得到朗读方面的训练与指导。

2.朗读教学方向的谬误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朗读的要求是“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这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有的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却忽视了“准确和流利”这两个先决条件。所以部分学生达不到朗读的基本要求。

三、朗读教学方法的改进

1.改变过去“随心所欲”的朗读方式,杜绝教师在课堂上范读,学生小声阅读,必须认清朗读的重要性,完善朗读教学的方法。

2.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课外阅读书籍上各种类型的文章,不仅从中学到知识,而且通过对各学科的文章的对比找到这类文章的特点,为后来的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朗读与感悟要相结合,有些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诵经似的朗读只是能读准字词句,却不能感悟文章的真谛,读的最终目的是要悟出文章的主旨,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及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师应该加以正确的指导,多组织和开展一些朗诵比赛,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增加朗读的机会,又能体现出朗读水平。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性的点评和讲解,这样会更加深学生的印象。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