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7-04-10 05:21涂传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涂传中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G633.3

语文是培养学生们语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增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重拾传统文化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们想要了解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就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平时的阅读教学。阅读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们的阅读水平过于低下,那么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就无法准确的找到相关的重要信息,这将使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变得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以使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增加自己课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人们都知道汉语是自己的母语,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却常常忽视语文课程,这是当今社会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弊病,也是人们过分关注短期利益的结果。学生们的学习和升学、就业挂钩,因此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水平的关注。阅读实际上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们从心底里对祖国的文化传统产生热爱,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因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们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总的来说,语文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学生们如果对语文阅读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随之提高。

第一,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进行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一种迅速将学生们代入阅读情境的教学方式,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怎么注意学习新的教学方式,这将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厌倦,自然也就无法对阅读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课堂导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虽然都在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因此初中学生处于一个身心发展不平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想要使学生们快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尽快的参与到阅读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之前常常进行的是别的课程,课下短短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们也可能沉浸在其他科目的练习题中。

因此在语文教师开始上课后,学生们的脑袋里常常还在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在语文教师讲得唾沫横飞之时,学生们心里想的可能是英语单词,也可能是数学公式。毫无疑问,学生们的这种学习状态是非常不利于他们的阅读学习的,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想要使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去引导他们。课堂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既可以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课堂导入,也可以将新课内容和有趣的历史故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時,为了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就需要为学生们讲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当然,许多学生根本不认识紫藤萝这种植物,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们可能无法产生相关的联想。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放一些紫藤萝的图片和短片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让学生们对这篇课文产生阅读兴趣,这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们逐步学会体验语感,学会精读、阅读和浏览。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建立在学生们对阅读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们,让他们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这能够使学生们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阅读分为精读、略读等不同的方式,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依据课文的重要程度来引导学生,使他们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一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常常提炼不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也不能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情况很容易挫伤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下降。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们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具体来说,重要的语文课文教师需要让学生们精读,不放过每一句话,努力地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对于那些不甚重要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学会略读,准确的提炼出文章的观点就可以了。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们就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阅读课程的兴趣自然也会得到增强。

二、关注诗歌阅读

阅读是增强学生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诗歌阅读是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古代诗歌短小,只要学生们认识字,会背诵就行了,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学生们不但需要会读每一个字,还需要了解这些字组成词语、组成句子之后的含义,否则即使会背诵诗歌学生们也不能准确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防止学生们囫囵吞枣的学习诗歌,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学生们的诗歌阅读,诗歌教学既包括了现代诗歌,也包括了古代诗歌,不同体裁和不同时代的诗歌风格是不一样的。拿古代诗歌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一些诸如《锄禾》、《悯农》之类的诗,进入初中时期之后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诗歌就显得更加复杂多变了。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而应该突出学生们学习主体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们进行诗歌阅读,在阅读中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感情,去了解诗歌想要表达的含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的阅读水平提高。

总之,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加强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关注学生们的诗歌阅读,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