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2017-04-10 14:06苗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图书习惯读书

苗莉

G633.3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及其重视阅读。在当今,阅读教学不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对“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还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快节奏,阅读习惯已经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化了,这也直接影响到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好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所以,教会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阅读能力的强弱,不但关系到学生对于知识获取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对学习感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适时引导,帮助学生们学会自主地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极大的快乐,从而能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在当今电子网络流行的时代,让孩子们放下手机、电脑,拿起书籍,静下心来阅读,就必须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气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为每位学生建立“阅读存折”。在班级里布置一些以学生们感兴趣的书籍内容为主题的手抄报或者墙报,图书角放置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报杂志,学生对图书角里的书籍进行借阅,每借阅一次,由班级的小图书管理员在这个学生的“阅读存折”上记录一次,每月评选“读书小明星”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阅读。图书角的图书定期更换内容,做到常换常新,如果不满足图书角的图书,学生还可以把家里的图书拿来互相传阅。通过以上途径让学生们随时随地能够阅读,这样有利于一个班级读书氛围的养成。

其次,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展示。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现象,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们可以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例如举办“演讲会”、开展“故事比赛”“独幕剧展示”,进行“手抄报展览”等有关阅读的活动,让孩子们在阅读之后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因为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自己老师的行为,所以我们也要利用早读或者是班會时间,经常向学生们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整个班级逐渐浸润在阅读气氛中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读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他们就会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更多的阅读中去。

二、 养成习惯,贵在坚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就是指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尝到读书的趣味。那么,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指导学生养成有时间就阅读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学的东西非常多,时间成明显的碎片化,孩子们往往不能静下心来进行阅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随时阅读的习惯,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或半篇文章。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阅读氛围。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其次, 指导学生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要求学生在文中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记号勾勾画画,在文章的空白处,简单地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感触,对于学有余力并能独立思考的学生,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并在全班交流,以促使学生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样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第三、 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听说读”这三方面做得很多,但是“写”做得比较少,而 “写”却是对前三个环节的总结,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教学后的剩余时间,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简单地写成心得体会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 指导方法,激活思维

现在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具体做法是要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精读与略读》就提出过:精读法和略读法这两种方法。

精读法比较常用于一些重点文章,在阅读这种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边读边思考,遇到重要的情节和句子要做记号,并体会作者描写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一般是教师结合所学课文推荐相关的文章,比如在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再去读《林冲风雪山神庙》,学生对于人物的体验会更深刻。

略读法就是大略的去读,这种方法就是针对所读书报以快速默读为主,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集中精力获取更多的信息,这种阅读方法适合运用到内容比较浅显的文章中,用略读法阅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信息量,但是却无法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除了上述说的两种读书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叫做选读法,也非常适合小学生。选读法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者是写作上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报刊的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例如学习了《天火之谜》后,学生们可以针对避雷针是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有目的地阅读《自然科学》一书,以便从中找到更为详实的解释。

指导学生阅读内容时一定要目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甚至是这种方法的一个方面,切不可同一时间传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阅读方法,否则,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拿到一篇文章后,不知道该用那种方法去读。所以,一节课只可以指导一种阅读方法,甚至连续几节课都采取同一种阅读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扎实掌握,以提高读书质量。

阅读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乃至各基础学科的学习和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用各种方法并通过必要的阅读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图书习惯读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好习惯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