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2017-04-10 14:12刘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范文习惯作文

刘野

G633.3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叶圣陶先生说过:“就学生而言,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可见,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一个难点。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浅见。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萌发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此喜欢上作文。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二、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乏生动性,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恰到好处地表达所积蓄,又是一回事。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把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義。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 ……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三、让学生 “仿”作文,鼓励其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让学生仿写范文,从范文中体会到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这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

当然,仿写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如学习了《春》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和描写手法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然后让他们去仿写,可以写夏天,也可以写秋天和冬天。仿写的特点在于具有针对性,既降低了学生作文的难度,又起到了明显的示范效果。学生在进行仿写性写作训练时,他们张开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就像雏鹰练飞一样,慢慢地他们就能够搏击长空了,创造思维之光也就在其中闪耀。当然,教师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始终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空间,避免约束,要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主要有善于观察的习惯、广泛的阅读习惯、经常练笔的习惯和反复修改的习惯。

大自然、广阔的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语文学习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使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做到善于观察、仔细观察、多角度观察,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就写不出深刻隽永的文章。

实践证明,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经常阅读、读好书,既可以感受新时代的脉搏,又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那些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中外名著和历史典故等,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正如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当然,学会有选择的背诵,也是提高学生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但要避免机械的、重复的、乏味的背诵。

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周记,及时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的确,课外练笔同课内作文相比,不受任何人的干预和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自主性比较强,它强调一个“练”字,这种练笔不受写作体裁的制约,可以有多种写作形式,有着强烈的真情实感。因此,这种练笔方式是学生课内作文缺陷的有效补充。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修改作文可以从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布局、作文主题的凸显和文字的推敲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和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当然,作文修改就要坚持勤练修改,自己动手的原则。修改过程中拿不定主意和不知如何修改的地方,可以听听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学生习作的规律。我想,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对学生的作文心理尽心分析,抓住突破口,“授人以渔”,作文教学一定会走上一个新台阶,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范文习惯作文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春色几许(简谱)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