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几何直观能力的一点认识

2017-04-10 06:06任振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几何小学数学教学

任振华

摘要:几何直观指的是组织小学生利用具体的物体、模型与图标等,生动形象地描述数学问题,展开多样化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总体说来,几何直观的运用,有利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利于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此外还培养了小学生数学美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形成了一定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几何直观的运用,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几何;直观能力

G623.5

一、抽象事物具体化

几何知识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构建,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以及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强烈,正处于思维构建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应当积极培养其几何直观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學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概念表现,并自主构建一个网络体系,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多元化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

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乘法口诀,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3*4为例,教师可以转换表达方式,展现为3*3+3、4+4+4、3+3+3+3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3*4的内在组成。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3*4融入到几何图形中,构建长方体或正方体,将数学公式与数学模型密切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及几何元素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图形的直观描述,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挂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奠定可靠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且生动的教学氛围。将10把椅子围成一个圈,并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准确把握题目中有多少人和多少椅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数学知识生动且具体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图片衍生数学公式,在强化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脑海中对数学公式的记忆,促进学生将实物与数学公式之间实现灵活转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在中学阶段运用,但在小学阶段也可以作简单的运用。数形结合是将数字转化为某一具体的形状,以培养学生描述问题的能力。根据研究发现,部分小学生难以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以记忆的方式学习数学,但事实上数学主要是强调逻辑思维的学科,仅凭记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据双重编码理论,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用语和符号,而这些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较抽象,难以理解,只有将其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着重思考如果将抽象的符号和用语直观化、具体化,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的《圆》为例,圆是一种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小学数学学习圆形主要是学习通过半径计算圆周及面积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什么是π及计算公式,虽然学生能理解,但这种记忆性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圆形图案,并标注出直径、半径及圆周,再通过拉直圆周线对比直径、半径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圆周和直径及半径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直观推理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推理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使其在面对其它问题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直观推理能力一直是数学学习者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并不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画一些示意图或者一些线段,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数据通过构图来直观反映。因为这些线段的添加,只是关注了图形的局部特征,并没有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是存在一些片面的特性。因此,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直观推理能力当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的各个步骤中渗入直观推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积极、独立分析问题,用创造性地思维去理解问题,鼓励学生在遇到一个陌生题型的时候,能够通过几何图形的构建,来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所要表达的具体意思,使得推理的过程更加丰富,得出最终的结论。

四、运用直观探究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探索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成功率。此方法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起到帮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作用,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预测结果,因此是一种探索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解题速度和质量的提升都有明显帮助。学生在面对某一具体数学问题时,通常会用自己的思维预判此问题,基本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直觉的运用,通过猜想,学生逐渐产生解题的兴趣和欲望,最终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解决问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首先出一组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答案很简单,学生很快反应。教师再出一组增加难度的题目:这时学生就会显得迷茫,他们会尝试多种方法,但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那就是两数之和相加小于1,因此很轻易地排除计算结构大于1的任何可能性。最终学生会发现,如果设从15里面相继取出5和6,两数相加除以15就是最终结果,也就是同分母法,于是这个问题就能被解答出来。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应当加强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促使其能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通过几何观察,逐步培养小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其数学逻辑思维,为未来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裴云姣.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10):15-16.

[2]姜肖.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53-53.

[3]袁春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3,(10):18-21.

[4]张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6):30-30,31.

猜你喜欢
几何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油画构成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教学探微
三角函数问题中的数学思想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