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10 22:47赵晖赵华
社科纵横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邮政邮政电商

赵晖 赵华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赵晖 赵华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本文分析了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过程中存在的“五个不到位”的问题,并针对“五个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邮政 农村电商 问题 对策

我国有6.7亿人口分布在农村,其中1.95亿人使用互联网,网民占比近三成。根据统计报告显示,2015、2016年电子商务在全国农村的份额分别为3500亿和6400亿。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电子商务在全国农村的份额将达到8000亿元以上,增速迅猛,市场潜力很大。面对市场需求的逐年增长,折射出农村居民期望“农产品出村”和城市居民期待“农产品进城”的迫切愿望,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对农村绿色农产品的信赖。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备,运送方式各层次衔接不够紧密,基础设施不能承载现有业务的载荷。因此,邮政服务三农,完善农村电商配送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中国邮政的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一、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现状

邮电分营以来,中国邮政不断探索转型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金融业务、速递物流电子商务是中国邮政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邮政不管是网点资源、配送能力和渠道建设方面,还是现有的代理金融、速递物流、函件集邮、报刊发行、分销电商及寄递等主营业务,在农村需求广泛。中国邮政有四万多个网点在全国分布,遍布城乡,覆盖全国。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农村空白乡镇建设邮政所的指示精神,中国邮政联合财政部、发改委、国家邮政局及当地政府等多个机关部门,于2016年底,实现了全国每个乡镇都有一个邮政所的目标,该项工作的落地,为邮政服务三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网点的补建和业务的优化,邮政对农村市场的认识也愈加深刻,认清了打通农村市场是拓展邮政业务规模的必然选择。利用多年来在服务农村市场经验的累积,邮政有能力成为服务农村电商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举措,和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不谋而合。一方面,利用现有的平台系统(邮乐网+邮掌柜),为农民免费提供设备、免费提供安装、免费提供培训、免费人员支持,以平台系统为载体,不断拓宽邮政便民服务业务的涉及面,例如:缴费充值、网络购物、进货批销、运单查询等功能;另一方面,利用现有的业务体系,帮助农民开设网上商店,通过互联网支撑农民创业创新,并为农民提供金融、寄递、信息等配套服务,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积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对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邮政服务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在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问题上,全国大部分省份有思路,有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省份还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还存在不均衡、不同步、不对称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五个不到位”。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省份对集团公司“一体两翼”发展规划认识不深刻(即:一体是以邮政窗口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两翼是金融和寄递业务两翼齐飞),对服务农村电商战略认识定位不准确,未能认识到邮政深耕农村市场的重要性。该项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长远性,周期性工程,具有时间长、任务重、投入大、效果慢等特点。有的省份虽然从会议、文件、口头上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但在思想上、行动上、投入上、效果上却大打折扣,直接引起了地域发展的不对称。

(二)平台建设不到位。在平台系统(邮乐网+邮掌柜)建设初期,由于当初没有自身的系统,平台和TOM网进行合作,产品类别不丰富,农产品结构单一化,没有引入有效竞争。例如;一款类型农产品只有一个产地一个商家才能进入平台,只能通过邮乐网来代理,其他商家则切入不进来,对其他商家实施排斥策略。当时平台建设的初衷是保护初始商家利益的最大化,但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以上策略是有弊端的,一定程度上没有保护商家的利益,还挫伤了其他商家的积极性,给邮政电商平台的社会知晓度制造了重重壁垒,无法有效地利用平台价值,无法合理地发掘平台资源,无法深入地拓展客户群体,最终成为该项业务发展的掣肘。

(三)渠道管控不到位。邮政电商平台的网上点击量和社会关注度在国内各大电商网站中居后位,交易量更是偏低,存在大量的不活跃网点甚至僵尸网点。平台的建设和渠道的宣传仅停留在网站商家和邮政员工之间,其他人员对平台知之甚少。“农产品出村”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还未打开,平台中农产品价位偏高、产品类别不全、产品查询不便等限制了业务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开发是平台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使部分商家将产品转投向淘宝、天猫、京东等国内知名网络平台。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在投递硬件建设上,还需全国统筹、加大投入、加快速度、快速推进。

(四)市场拓展不到位。根据部分地区快递物流带动当地农村电商转型跨越发展的整体布局,部分省、市没有将邮政纳入其中,没有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领导汇报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社会意义和责任担当,未能将邮政普遍服务和精准扶贫等国家层面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客户对邮政平台系统(邮乐网+邮掌柜)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平台运营政策模糊不清,市场拓展手段不多,网络运营接口封闭等问题影响了邮政电商在农村市场的发展。

(五)战略执行不到位。2016年全国工作会议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战略,但有一些省,尤其是试点省还在等待观望。但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少数省份对集团公司管控下的战略执行不到位,一直存在畏难情绪。一是,在人才的选配上,未将真正知晓业务、熟悉系统、业务精进,有创新思想的员工放到岗位上;二是,在平台运营上,未将先进理念运用到实际管理中,而是用简单的培训替代长效的学习,一味地照搬理论,创新能力不足,盈利模式单一。

三、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从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处在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邮政发展构成巨大挑战。邮政在农村电商发展初期,业务推进缓慢,收益不是很明显,消极情绪在广大员工中蔓延。集团公司经过业务的阶段性调整,操作流程的不断优化,营销政策的重新定位后,重振了员工们发展业务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邮政也把“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写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中,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公司五年发展始终。“十三五”期间发展农村电商的总体目标是将“邮乐网”打造成中国农村电商第一品牌,将“邮掌柜”打造成具有农村电商特色的着名电商平台,将农村电商打造成中国邮政新的增长极,成为和中邮保险业务、包裹快递业务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从而进一步提升平台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加快能力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平台建设。大力发展邮政农村电商平台系统(邮乐网十邮掌柜),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是邮政当前乃至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首先,加快组建招商团队、策划团队和技术团队,建设分为集团和省级两个层级,通过专业的员工队伍、专业的方案策划、专业的贴心服务,深入了解农民的需求,统筹全网的资源,精准分析目标客户群体,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不断提升平台运营质量。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各种商品每天的需求量,可以提高与生产厂家统谈供货量和价格的主动权,争取到更多的折扣,甚至可以以销定产,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提高边际利润。最后,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一商家一产地一农产品”的门槛限制,在同一网站平台引入不同商家的同类产品,构成地域相同,质量相同,价格不同,服务不同的格局,把相关留言和客户评价与商家的信誉度挂钩,网站定期进行考核末位淘汰,让客户成为网站产品的“裁判员”,商家成为名副其实的“运动员”,在不同商家间的质量、价格、服务上进行一场PK赛,通过不断的竞争,让客户实实在在的得到优惠,让城市居民亦或农村居民都能买到物超所值商品,还能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在平台上的泛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以上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助农扶贫,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提升渠道管控。淘宝、天猫、京东等国内着名电商平台也将触角延伸至农村,认识到农村广阔的市场前景,这意味着今后农村电商市场的竞争是多元化的,不只是邮政一家。与此同时,邮政电商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前期投入比较大,运行周期长,经营效益尚不明显。中国邮政要借助国家发展农村电商的契机,认真研判农村地区商品流通的特点,制定相关策略,并且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手段丰富邮政电商平台内涵,分析农村电商总体发展水平;分析农村电商经济结构;分析客户消费结构,例如:食品、服饰、日用品、文娱用品等;分析客户的地理区域,例如:东南沿海、中部地区和西部省份的经济水平有着显着的差异;分析客户收入水平。利用“消费品批发+生活必须品代购+仓储寄递送达”的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价格,让农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帮助加盟“邮乐网”平台的业主增加收入。因此,邮政服务农村电商策略的制定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趟出一条适合邮政发展的路子。

(四)加大市场拓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成效逐步显现。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均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中财办、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确定了全国电商进村示范县的名单,部分省、市、县邮政公司积极地向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进行汇报,争取到不少政策和资金支持,有一百多个县邮政被纳入全国示范县建设的整体工作。其他省和县邮政要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对接力度,把主动作为与争取地方政府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相结合,努力为邮政农村电商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邮政发展农村电商更要主动融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依靠邮政农村电商平台系统(邮乐网+邮掌柜)及全国四万多个邮政网点优势资源,为“农产品出村”和“农产品进城”提供金融、电商、信息、仓储、物流等一揽子服务,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引导农民诚信经营,支撑农民业务培训,保障农民设备维护,规范农民操作流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五)加强战略执行。邮政服务农村电商战略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审时度势,密切结合国家大政方针,认真分析农村市场,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对邮政企业巩固农村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来看,以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比较有特色,西部地区则在发展步伐上稍显缓慢,存在邮件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逆差现象,邮件入收严重不平衡,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业务拓展的积极性。农村电商是企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也是中国邮政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各省邮政企业务必要做到板块联动和业务协同,将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人才配备到该岗位上,强化业务培训,深入市场调研,将学习常态化,理念先进化,业务精细化,产品多元化,平台信息化,不断增强平台活力,增加农民收入,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企业效益,实现转型发展。

F323

A

1007-9106(2017)06-0032-03

赵晖(1981—)男,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三农政策与法制建设;赵华(1975—),女,博士,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农政策与法制建设。

猜你喜欢
中国邮政邮政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Китайский рынок почтовых услуг стал самым быстро растущим в мире
中国邮政的2015
阳高京杏 邮政极速鲜专供
电商下乡潮
浅议邮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