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温州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分析

2017-04-11 12:48陈福运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温州市马拉松

陈福运



2015年温州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分析

陈福运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通过对首届2015温州国际马拉松赛进行较大规模的调研实践活动,全面评估了2015年温州国际马拉松赛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本届赛事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主要分析该项赛事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据此提出建议。

温州市;国际马拉松赛;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2015年温州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资料搜集和专家学者访谈,严格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路线时段,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为保证调查过程中样本的代表性和均匀分布,在调研阶段采用了大样本量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本次电眼过程中抽取样本2 000例,其中涵盖参赛选手、选手的陪同亲友、外地专程观看马拉松比赛人员、游客、本地观看马拉松比赛人员以及马拉松赛事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调查问卷的发放分为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路线进行,即赛前调查、现场比赛调查、赛后调查3个阶段[1]。在赛后调查中,对已有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信度检验,对全部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调查表,运用EXCEL和SPSS18.0统计工具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2]。

1 2015温州国际马拉松赛事基本概况

1.1 赛事概况

1.1.1 时间、地点 2015温州首届马拉松比赛由中国田径协会、浙江省体育局、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体育局、鹿城区政府、龙湾区政府、瓯海区政府承办,温州体育中心协办,由温州青鸟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广州市博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运营,2015年12月6日上午8点在温州世纪广场鸣枪开跑。

1.1.2 冠名与项目设置 2015年温州马拉松,由奥康国际冠名。2015温马赛事共设有3个项目,分别为全程马拉松赛程42.195 km、半程马拉松赛程21.0 975 km、迷你马拉松赛程5.8 km,本届马拉松参赛规模为10 000人,其中全程马拉松2 000名、半程马拉松3 000名、迷你马拉松5 000名。

1.1.3 路线 2015温州马拉松路线起点,温州世纪广场作为本届马拉松起始点,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路程终点均为温州国际会展中心,迷你马拉松赛程终点为温州瓯海大道文昌路口街道。参加全程马拉松选手需从温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纪广场出发,沿途贯穿温州都市中心、城市绿肾三垟湿地、七都大桥、历史街区朔门、国家5A级景区江心屿等,美丽的江水山色都将尽收眼底,终点止于温州国际会展中心。赛道全程展现温州城市特色、自然风光、彰显瓯越特色文化,为马拉松参赛者创造舒适的运动环境。

1.1.4 规模层次 据统计2015温马自报名开始,短短一个小时,官网访问量达53万次,微信平台访问量达12万,当天报名人数已达到4 555人,截止报名时间网上报名共计11 750人,经过层层审核,最终参加比赛的总计10 096人。其中全程马拉松1 820多人,半程3 050人,迷你共计5 220人;温州本地选手共计约8 070人,占总人数的80%,外地选手2 021人,占总人数的20%;在男女比例方面,全程和半程参赛人数男女比例接近4:1,迷你马拉松中男女参赛人数基本平衡;参赛选手地域分布广泛,除国内大部分选手外,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塞俄比亚、新加坡、日本、坦桑尼亚、肯尼亚等10个国家的32名外籍专业选手及马拉松爱好者。选手们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充分体现了本次赛事的层次和水准;参赛选手年龄覆盖广,从10周岁至70岁均有报名,同时参赛选手涉及18个民族,反映出国人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倡议下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状况。

1.2 赛事特点

1.2.1 穿越城市特色风景,彰显瀚海瓯越璀璨文化 2015年温州国际马拉松特有的赛道设计为温州增色不少,城市绿肾三垟湿地、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大罗山、历史街区朔门、风景地标国家5A级景区江心屿等贯穿赛道全程,为马拉松参赛者创造舒适的运动环境。参赛选手们在比赛的同时还能感受群山环抱的气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宽广视野,感受沿途大自然秀美景色,收获完全不同的体验。另外,赛程路线上的不同区域元素,给跑者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把都市的繁华和自然风光串为一体,呈现出重点区域、主要环节、最新亮点,达到展示城市的最佳效果。赛道路线串联了现代城市的时尚特点和悠久历史文化,不仅展现了温州的城市形象、现代化气息,同时展现了瓯越文化丰厚的历史底蕴与内涵,以及都市高速发展与日新月异。

1.2.2 注入马拉松文化元素,展现时尚城市新魅力 温州本土文化属瓯越文化,在此次温州马拉松赛事中,吉祥物取名为“小瓯”,造型是一只可爱的黄色小鹿。温州素有鹿城、白鹿城之称,更有许多产业沿用“鹿”之名,例如白鹿影院、白鹿洲公园等,都充分体现了温州人对“鹿”的情结。为了彰显此次马拉松赛事的活力与时尚,“小瓯”还特地佩戴了墨镜,穿上了一身蓝色的跑服,设计成奔跑的pose,看起来朝气活泼,突显了马拉松的文化真谛与内涵,展现了温州都市的魅力时尚元素。

1.2.3 政府购买社会承办,合力推动全民健身战略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推广拓宽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温州市政府通过全面部署推进政府支持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性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提供方式,积极响应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宗旨[3]。温州首届马拉松赛事得以顺利开展,跟温州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密切的关系,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将此次马拉松赛的部分举办权转交给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加入使得赛事运作更具效率,资源配置更趋合理,避免政府支配服务垄断、社会力量单一、赛事承办资源有限性等问题。同时促进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公共服务多元化的全面需求,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通过社会力量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全民健身战略计划实施。

1.2.4 全市联动,全民共享马拉松 体育赛事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而举办一场马拉松,它需要不同组织、单位和部门的共同努力。除了体育竞赛组织外,还与社会交通、医疗部门、社会安保、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都有着紧密联系。2015年温州国际马拉松由政府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承办,公安系统、交管系统、医疗保障系统、新闻媒体以及庞大优质的志愿者队伍提供保障,打造出一场高质量、高水准的运动盛会,充分展现了在“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借助此次马拉松赛的契机,可以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更好地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马拉松,更多的人被马拉松的魅力所吸引,全民共享马拉松,让人们领略马拉松精神的独特魅力,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2 本次调研中调查对象的情况

2.1 性别人数比例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男性1 125人,占56.25%,女性875人,占43.75%。

2.2 地域人数构成

在现场的被调查者中,温州市居民1 458人,占72.9%,外省市居民530人,占26.5%,外国居民12人,占0.6%。

2.3 各阶层群体构成

现场调查的1 000调查者中,包括参赛选手455人,占45.6%;参赛亲友团人数175人,占17.5%;专程观看马拉松比赛135人,占13.50%;参观温州观光旅游并顺便观看马拉松比赛108人,占10.8%,其它人员126人,占12.6%。比赛结束后温州市高校的50名被调查大学生者中,参赛选手8人,占16%,赛事的志愿者28人,占56%,观众14人,占28%。

2.4 参赛选手项目人数的比例

在被调查的500名参赛选手中,参加全程马拉松赛的有92人,占18%,参加半程的有149人,占30%,参加迷你的有259人,占32%。

2.5 观看马拉松赛的情况

在全部2 000名被调查者中,首次参加或观看马拉松赛的有1 181人,占59%,参加或观看过2—3次的有555人,占27.9%,4—6次的有171人,占8.5%,参加或观看过7次及以上的有93人,占4.6%。被调查者中参加或观看该项赛事2次以上的人数占到被调查者的41%。

3 2015首届温州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

温马赛事成功举办,全面的展示温州城市发展与进步,宣传了城市人文素质、乡土文明、饮食文化、习俗风情,推动了旅游消费。马拉松赛事作为宣传马拉松和城市的重要平台,能够吸引大量来自国内外马拉松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对于展现温州市精神风貌、发扬温州人民牵强拼搏精神、提高整个温州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促进温州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要素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深远价值。

3.1 提升温州市城市品牌水平,全面传播瓯越文化魅力

城市品牌是指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是城市全面发展以及对城市进行战略定位的概况,以取得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首届温州马拉松赛事,充分展示了温州的城市文化和魅力:

(1)以路线设计注入城市文化、城市内涵要素,充分诠释温州时尚城市品牌。

(2)以吉祥物、宣传册、马拉松标志等载体体现和传播瓯越文化,展示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风范。

(3)热爱体育,喜欢运动,户外运动休闲是温州市民生活方式之一。同时,温州马拉松也展示了温州生态、阳光、迷人自然风景,从而马拉松成为温州市城市节日,这是举办马拉松最大社会效益。

3.2 提升温州市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展示城市治理能力

马拉松,是规模、控制力最大的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一场马拉松,是一个城市全面管理能力的展示。温州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关系到政府、体育社会组织,甚至关系到城市经济文化部门协同配合各个方面,是一项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调配,整合安全保障、赛事推广、资金筹措等方面综合运作的过程。温州马拉松赛事,市体育局从2014年启动策划,经过认真调研,预判全国马拉松火热走势,提出举办马拉松,并着手筹备。马拉松启动承办后,公安交通、医疗保障、新闻广播媒体、绿化道路、城市路政、气象发布等部门积极响应政府部署,精心组织,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协同作战,发挥整体效应。运营商精心策划,积极筹办和推广,达到预期效果。企业积极参与,鼎力赞助,助推马拉松成功。温州马拉松成功,是政府各有关部门协同合作的结果,是企业赞助,运营商精心经营的结果,是城市各方取得共赢社会效果[4]。

3.3 提升全民健身发展水平,全面检验全民健身实效力

城市马拉松,是城市节日,更是城市体育运动发展水平展示。2015温马赛的举办不仅极大推动了温州市道路基础设施、比赛沿线的道路整治、道路的绿化、街道的美化,促进城市整体水平发展,更检验了全市体育运动发展水平。温州市体育发展水平在全国闻名,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不少著名运动员,也是全国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很高的城市,特别是温州户外运动,享誉海内外。马拉松作为户外运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全城共同承办马拉松,共享马拉松氛围,2015温州马拉松成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新的推动力。

4 结 论

(1)从2015年温州马拉松赛事调查对象的年龄、地域、赛事观看情况、参赛次数等情况去分析,2015年温州国际马拉松赛可以算得上是一项推动全民运动大进步的真正意义上的“健身运动”。因此,2015年温州首届马拉松运动有利于全面推动当地的全民健身运动事业,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身心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实现全面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价值观。

(2)2015年首届温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对宣传奥运精神和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多方面的进步,提升温州市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2015年首届温州国际马拉松赛对当地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推动作用,对温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及其相关产业的更新具有巨大的刺激作用。首届参与温州马拉松运动的人已超过万人参加,以后举办温州马拉松的参赛人数将会越来越多;温州市未来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把推动体育服务业放在优先战略的位置,其中包括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文化产业、体育观光旅游行业、体育智能产品服务行业。

5 建 议

(1)政府提前制定马拉松赛事发展前景规划,2015年温州马拉松成功的举办离不开政府与社会民营组织的共同努力,政府只有提前与社会赞助组织制定未来马拉松赛事发展规划,才能保证赛事承办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制定赛事前期各项任务,促进马拉松赛事的顺利进行,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避免短期行为,急功近利。

(2)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公私合办”赛事运行模式,2015年温州马拉松是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形成“政府孤立、社会力量融合、市场资源流动”良性发展模式,形成了“参与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运行方式市场化”的新模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建立独立的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吸引社会企业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中坚力量搭建举办赛事的经济支柱平台,逐渐形成赛事运行新机制。

(3)政府应逐步完善该项赛事的基础性信息管理系统,全面为赛事后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同时借鉴举办成功的马拉松赛事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组织机构职能分明、赛事管理信息系统。在推广、宣传、举办、改进赛事方面吸取赛事管理经验,最大限度地为保障后续马拉松的全面评估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提供全面信息资源保证[5]。

[1] 靳英华,原玉杰.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45~147.

[2] 赵 民,张铁玲.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22~124.

[3] 王智慧,赵海波,刘书元.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185~186.

[4] 蒋家珍,钟秉枢.体育赛事品牌传播价值评估系统原理与方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159~161.

[5] 郑兆云,龚德性,杨吉春,等.体育竞赛与体育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5~137.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for 2015 Wenzho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CHEN Fuyun

Institute of P.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

Based on the large-scale investigation activities of 2015 Wenzho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research group evaluat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at it has been producing comprehensively, and mad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this ev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2015 Wenzho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ly.

Wenzhou City; International; Marathon; Social benefits; Analysis

1007―6891(2017)02―0014―03

10.13932/j.cnki.sctykx.2017.02.04

G822.8

A

2016-09-14

2017-01-03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温州市马拉松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禧玛诺全新一代XTR M9100 为山地越野赛、长距离耐力赛和马拉松赛车手而生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一起来跑马拉松
温州市特色街创建 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