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2017-04-11 15:17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山北坡五大发展理念经济带

李 如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五大发展理念”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李 如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涉及经济、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新疆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和实施的重要性,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建立适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

五大发展理念;新疆经济;边境治理

一、引言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也将产生很大差异,但区域协调机制的目标大体上都是一样的,旨在促进本地区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新疆在我国西北边陲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涉及经济、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区域协调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显著,这就促使国家采取措施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关学者对区域协调的研究丰富起来。2 1世纪初我国提出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国家战略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构想,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遏制区域差距日益扩大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的区域协调发展对于缩小与中东部区域差距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对于协调南北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新疆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总体缩小,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这就要求在新时期,在“十三五”战略思路的指引下,发挥一带一路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疆本区域优势,加强与内陆地区,与中亚各国,疆内各区域协同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二、新疆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疆作为西北边陲的重要地区,毗邻中亚各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赋予了新疆独特的地形、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人文社会特征,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在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条件,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新疆毗邻中亚各国,可以利用铁路等交通条件开展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有效推动整个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新疆区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城镇化等区域协调不均衡,该区域协调问题与我国其他地区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有一定的差异性。新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要遵循本地区区位条件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抓住重点,设计一套适用本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一)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201 6年9月,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指出,区域协调是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蓝皮书评价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数,对不同城市群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研究。新疆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群,但要更好的协调这三个方面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疆目前主要有四大经济带,即: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南坡产业带、沿边高寒区、南疆四地州区域,四大经济带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1.从各经济带生产总值来看,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总值占全疆比例较大,天山北坡经济带与其他三大经济带差异较为明显,沿边高寒区生产总值最低。2.从产业结构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第二、三产业比其他经济带占比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3.从人均GDP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最高,南疆四地州人均收入水平最低。

基于四大经济带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和人均GDP数据,我们发现四大经济带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主要是1.四大经济带产业结构不合理。新疆的第二产业主要还是以石油气的加工为主,农牧业产品的深加工较少,产业结构单一,且主要集中在天山南北经济带,第三产业发展尚处于不发达阶段。2.区域之间缺乏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资源分布的不均,使得新疆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各经济体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再者,新疆与内地省区缺乏深度合作,主要是受交通等因素影响,吸引内地资本流入新疆变得困难,同时产业转移也会受到体制机制的影响。3.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距。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天山北坡经济带有了更强的运输能力,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了新疆和内地中亚各国的经贸联系,使得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相比之下,南疆地区经贸联系少,使得南疆铁路运力小,南北疆经济差距较大;沿边高寒区交通还没有建成一个较完整的网络。4.从资源角度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有更大的吸引力来留住人才,教育资源丰富,南疆地区由于地缘和资源因素,相对缺乏吸引力,很难能留住人才。5.从政治环境来看,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现今的维稳成本很高,要采取一系列手段遏制住恐怖主义活动的萌芽,维护新疆大局稳定,创造有利于投资的大环境。在十三五规划下,依靠一带一路的建设,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维护政局稳定,创造有利于新疆四大经济带发展的条件。

(二)新疆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

新疆大部分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很高,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农牧业和城市工商业联系不够紧密, 未能有效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一定程度上也没解放出来。一方面, 农牧业经济没有深层次的加工,而是运到其他内陆地区进行加工,没能有效发展本地工商业。 另一方面, 由于人口空间上的分散性, 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群,造成劳动力分布不均衡。而且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油气资源产品,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区域经济发展要将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换为产品竞争优势,这样才能提高市场化水平。本地化意味着地方产业链的延伸, 形成相互分工相互协作的企业集群,形成一定规模的小城市群,向区域外部输出更多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而不是初级产品。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说, 新疆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本地化市场化, 就要加强区域之间点与点之间的联系,以点带线,以线成面。加强新疆与内地,疆内各经济带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新疆建设兵团的优势走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空间经济模式制约了新疆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新疆的城镇大多分布在绿洲之中。在经济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城市经济活动深受绿洲腹地的影响,地理环境特殊性使得新疆城镇化扩张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主要还是土地、水资源分布不均,使得城镇分布较为分散,且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 国家的援疆计划,使得大规模的人口迁入新疆,提高了新疆的城镇化水平, 使城镇人口数量大增,然而城镇还是较为分散,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比如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数量较多,然而规模较小数量相对较多,城镇化主要是国家的扶持政策发展起来。

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不利于相互间进行分工协作。新疆地广人稀的空间格局,以及城镇本身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类型制约导致城镇之间的联系相对于内陆省市区城镇较为薄弱。就新疆区域来说,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农业开发主要是种植季节性农作物, 这些区域水资源相对有限,土地规模较小,不可能容纳更多的人口,使得形成一定规模的小城镇条件丧失。新疆的城市建设用地成本比较低,但由于人口规模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经济社会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现有城镇也就难以扩张成较大规模城市,城市经济难以实现良性发展。现有的一些城市工业原先是通过国家政策或者地区扶持发展起来的,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令人担忧。此外, 由于城镇分布较为分散,区域间城镇联系受限,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使得不同城镇之间进行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变得更加困难,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三、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发挥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三个经济带的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北疆乃至全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随着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天山北坡经济带在全疆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会有所降低,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天山北坡经济带依然在新疆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天山北坡经济带,一是从产业集聚和产业发展空间来说,应逐步扩大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二是充分发挥天山北坡经济带对北疆经济的带动作用。新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制定和完善一个地区配套的产业政策,促进四大经济带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经济基础,应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企业间相互合作,发挥经济带的领头羊作用;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带,需要以产业发展平台为重心,充分利用各地州优势资源,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产业结构合理转变。优化农牧产品加工业布局,南疆地区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布局、北疆形成特色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布局。抓住东部企业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招商引资,北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需注重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增加产业附加值,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更加有效率的促进产业升级,在南疆四地州欠发达地区进行推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大对沿边高寒区、南疆四地州贫困地区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对沿边高寒区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利用对口援建项目和资金支持,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内陆省市区企业和疆内企业对这些地区进行投资,以投资项目带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解决经济落后问题。

(二)区域协调是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建设以城市群为引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健全城乡协调发展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之路。一是加快绿洲城市群建设。加快天山北坡城市群建设,加强城市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区域设施的共享和区域资源的集约利用,强化沿线各城镇的产业分工协作,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绿洲为单元统筹城乡居民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布局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品位,使绿洲城镇组群成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二是充分利用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势资源,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努力形成小城市群,推进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成为中心城市,发展较快的县城转变为城市。三是完善城镇化进程中必需的就业、医疗、社保、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城镇经济发展,提升城镇经济竞争力。

[1]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3;(2):31-35.

[2]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高志刚.加强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与预警研究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新疆财经,2001;(2).

[4]马海霞.新疆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及其协调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 (2).

[5]谢永琴. 西部大开发中新疆城镇发展的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4-18.

[6]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7]韩延玲.新疆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与动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4;(2):273-278.

[8]韩延玲,高志刚.新疆可持续协调发展动态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7;(2):289-294.

F127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7.003

李如(1991-),男,安徽蚌埠市人,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内部控制与审计。

猜你喜欢
山北坡五大发展理念经济带
新疆天山北坡前山带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初探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天山北坡公路风吹雪灾害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天山北坡草本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天山北坡蟠桃食心虫绿色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