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农村文化扶贫攻坚
——以山西吉县为例

2017-04-11 21:10王文昌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吉县西吉县理念

□连 鑫,王文昌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农村文化扶贫攻坚
——以山西吉县为例

□连 鑫,王文昌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扶贫先扶智,真正调动贫困群众的能动性,激活困难群众的“造血”功能,实施文化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山西吉县文化攻坚战的有效进行,其作用体现在:创新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强大动力,协调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必然要求,绿色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指南针,开放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重要举措,共享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价值导向。

五大发展理念;文化扶贫;山西吉县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就不能如期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无法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解开贫困枷锁,彰显发展活力,归根到底靠的是内生动力。要使地方稳定地走上致富之路,还需要建树‘源头治贫’的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充分发掘山西吉县文化发展的实效,真正提高吉县贫困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实现吉县文化扶贫的跨越式发展,全面促进当地的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型,激活吉县发展的文化活力,以文化为助推力促进吉县经济、政治、生态等的全方位发展,有效实现根本扶贫。

1 创新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指出,创新发展是实施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将创新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这必将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文化对人产生能动作用的前提下,如何将文化扶贫与创新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保障扶贫的实效性,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 要创新文化扶贫的举措

要精确瞄准贫困群体文化致贫的原因,精准瞄准贫困群体的现状,山西吉县农民大都受教育的时间短,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全县18-45岁之间人群平均教育水平在初中教育阶段;贫困农民的生活方式落后,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缺乏,主要依托于种植业发展的劳动生活方式;贫困农民的思维方式落后,人们从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是苹果、核桃、烤烟等,但是种植主要依靠经验性思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按照世代传下来的经验种田吃饭。因此,针对山西吉县文化发展的现状,要实施精准文化扶贫,防止“大水漫灌式”,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进行文化扶贫的第一资源,探索培养与农村文化群体相适应的高素质文化人才,健全基层文化工作体系,建立培训基地,对基层文化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人才,依托山西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的文化服务人才,真正培养接地气的文化人才。

1.2 要创新文化扶贫的考核制度

监督考评制度是检验文化扶贫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以往山西吉县的扶贫考核流于形式,成效并不明显。在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山西吉县的基层干部要积极转变观念,强化责任制度,要真正改变以考核地方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考核脱贫实效为主,既重视文化脱贫的数量,也要注重文化脱贫的实际质量。在山西吉县文化扶贫事业建设的过程中,需创新目标责任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对农村文化扶贫的职责,要明确县、乡(镇)、村各级干部各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最终将吉县文化扶贫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以及农民满意度为依据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内容,要做到奖惩明确,有效抓好农村文化扶贫工作。

2 协调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必然要求

协调发展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应用,是我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长远与眼前等利益关系,积极解决区域、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之间的协调关系,我们需正视山西吉县文化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着力破解,补齐制约发展的短板,保障发展的协调性。山西吉县贫困农户占全县总户数的五分之一以上,而贫困农户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文化设施的建设仅占到全县总户数的十分之一,已建成的文化广场大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差距明显,造成吉县文化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是文化资源的相对缺乏,二是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相对欠缺,三是贫困农民的文化观念有所落后。改善吉县文化扶贫的状况,就必然要求我们实施文化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协调加强吉县文化“硬”设施

依照实际情况,全方位的覆盖乡、村级文化广场、图书馆、报刊亭、广播站等学习交流场所,重视农村文化的主阵地建设;县、乡、村各级政府抓好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支出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文化服务队下基层,为贫困农民提供最新的科技知识,让农民接触现代知识,积极鼓励农户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转换农民被动接受的观念,要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真正带领农民树立现代生活意识,让农民成为主体、参与者,把农民的喜好变成大家喜欢的作品,形成乡风文明的良好环境。

2.2 协调提升吉县文化“软”设施

吉县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亟需加大普及教育的力度向贫困农户的倾斜,要不断加强成人教育、家庭教育;吉县有大量青壮年文盲、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人存在,因此给成人教育提出了迫切的任务,仅凭一次性的学习根本无法起到实际效用,对贫困农民的教育要注重学用结合,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举办农民识字班、培训班等,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农民法制观念教育,促使贫困地区农民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另外,家庭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乡风建设的主阵地,要全面认识家庭的功能,摈弃农民家庭中落后的观念,积极建立五好家庭的评比活动,真正构建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

3 绿色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指南针

目前,扶贫工作进入了新的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节约低碳发展、绿色资源节约拥有了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友好相处。吉县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要防止“丢了芝麻捡西瓜”的扶贫行为,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增强吉县扶贫干部的绿色发展意识

吉县在文化扶贫的进程中,扶贫干部的绿色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积极发挥驻村干部的影响力,在文化扶贫中恰当地融入绿色发展要求,真正发挥绿色优势。吉县在以种植业为主要依托的经济来源下,如何将以苹果、烤烟为住的农作物由原有的单一生产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可循环的生态产业链等,将农作物与复杂工艺结合起来,让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培养扶贫干部的绿色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干部能够将生态绿色能源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资源。

3.2 培育文化资源的绿色竞争力

吉县文化资源相对丰富,有壶口瀑布自然景观、马嵬坡等文化景观,在文化扶贫进程中,存在有破坏资源的现象发生,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扶贫中,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将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平衡关系,加强文化资源的辐射作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凝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将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作为文化扶贫的先导,在网络、新闻等大众媒体有效宣传,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绿色竞争力。

4 开放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重要举措

文化的特点在于兼收并蓄、包容开放,以开放的发展理念推进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建设,积极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拓宽贫困地区农民视野。因此,我们亟须打造吉县文化交流平台,汇集文化正能量,给贫困农民以正确的价值导引、人生追求,让民众感受到文化扶贫的巨大能量。在开放理念的指引下,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拓展文化扶贫的思路,实现扶贫开发理念的多元化

深入群众,调查贫困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实施精准化、差别化的帮扶策略,但同时要注重农民的参与性,通过群体的多元参与,保障权力的有效运行。在集中地区,如困难群众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可以集思广益,推崇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在特殊地区,如分布较散的个别贫困户,无须压制其独特发展的趋势,鼓励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亟须满足帮扶对象的文化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不仅仅是物质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层面,即满足贫困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健康、教育、幸福感、政治参与等文化追求。

4.2 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整合全社会的扶贫力量

凝聚社会合力,打好组合拳,可以引进山西省优质文化资源,以优势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为资源补齐吉县发展的短板,鼓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的多元文化帮扶模式,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走出去”战略中,要以现有的文化资源为出发点,苹果产业的多循环销售、吉县壶口瀑布的优势宣传,打造独特的发展点,结合政府的政策支持,走出山西,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5 共享是做好山西吉县文化扶贫的价值导向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吉县文化扶贫,将文化扶贫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在共享发展成果上,文化扶贫的实际开展状况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影响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也将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发展。在制度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缩小收入差距,以实现文化扶贫的标准化、有效化、现代化为原则,坚持统筹发展,共建共享,加快形成人人共享、惠及全县贫困群众的文化新格局,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实现贫困村户互联网工程,让广大群众在共享成果中增加获得感。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的大背景下,唯有下大力气补齐文化扶贫的短板,才能真正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共享发展的理念下,做好吉县文化扶贫,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5.1 强化文化扶贫的执行力

在吉县文化扶贫的每项进程中,必须以行政权为根本保障,注重干部整体思维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吉县部分贫困家庭仍不能直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来源,技术信息相对匮乏,所以,亟须干部树立带头模范意识,将最新理论和科技知识学懂,打破“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

5.2 强化文化扶贫的凝聚力

凝心聚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党的政治优势,真正发挥全党、全社会、全民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将有助于对吉县文化脱贫的资源进行规整分配,坚持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面对吉县大量青壮年闲置的问题,政府、社会可以提供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机会,将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困难群众除了外在力量的帮扶之外,自己也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地行动起来,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统美德,调动自身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5.3 强化文化扶贫的核心力

贫困地区共享发展的核心前提,是将贫困地区农民的发展意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接收,关键在于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问题,从贫困人民的利益出发,通过教育扶贫,防止贫困人口代际传递,实行贫困人口医疗救护脱贫,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解决贫困家庭住房问题,真正做到全民安居乐业,只有在基础生活得到根本保障的前提下,文化精神生活才能有效进行。在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和基本准则,着力解决吉县困难群众文化脱贫问题,党、政府、社会、民众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实现良好的乡风村貌,实现贫困地群众文化素质的综合提升,全面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保证脱贫攻坚战的顺利进行。

[1] 付少平.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的战略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 靳翠萍.城市化视域下的农村文化扶贫[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 张世定.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工作的思考[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

[4] 李孝敏.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河南公共文化扶贫攻坚[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2).

[5] 高亚东.论以五大发展新理念引领精准扶贫工作[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4).

[6] 杨亚静.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扶贫[D].长沙:中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王文俐]

Promote the Rural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A Case Study of Jixian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LIAN Xin, WANG Wen-chang

(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win the struggle against poverty by helping people increase intelligence to alleviate poverty, mobilizing the initiative of the poor, activating the "hematopoietic" function of the poor masses and implementing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A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 and sharing. With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as the guide, it will be promoted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battle of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Jixian in Shanxi, whose role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novation is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Jixian in Shanxi, coordin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Jixian in Shanxi, green is a compass for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Jixian in Shanxi, ope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o a good job in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Jixian in Shanxi, and sharing is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Jixian in Shanxi.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Jixian in Shanxi

2016-06-20

连 鑫(1991-),女,山西忻州人,现为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文昌(1962-),男,山西运城人,现工作于山西农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F320.3

A

1008-9101(2017)01-0064-03

猜你喜欢
吉县西吉县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山西吉县:建设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山西:吉县苹果形象体验店正式启动运营
《山顶上的足球场》
吉县果园生态问题及果园种草的思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吉县南柯榼村后土庙舞楼及戏碑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西吉县实施胡麻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