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2017-04-12 12:32张益萌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哥哥阿姨儿子

张益萌

“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远山见竹林芳草……”车里的CD循环播放着《燕归巢》,诗意的歌词、温婉的歌声,传递着浓浓的暖。车行驶在山路上,转了一个又一个弯。

虽是艳阳高照,虽是暑气蒸腾,田鹏和吉芳却没有感受到丝毫的热意,只是双手托着腮,一言不发地望着窗外疾驰而去的路边的阔叶杨树。

依稀熟悉的一草一木呀,急速從记忆深处复活过来,慢慢占据了田鹏的心。仿佛随时都会坍塌的阴暗的泥屋,没有围栏的庭院里,那四只散养的鹅,还有只要下雨就会散发出腐烂衰草味的乡间小路,此刻都像一把抓手,攫住了田鹏的所有思绪。

“不知这么多年,你李阿姨孤身一人过得怎么样?”田文军似乎有意打破这沉静,转过头望着神情发呆的儿子。

是呀,时光荏苒,仿佛上一秒还停留在父子相聚的惊喜中,下一秒儿子田鹏已是初二的学生了,这些年的恩恩怨怨都随着流水般的时间消散又消散,直到只留下最底层的善良和宽厚。“想你李阿姨吗?”无数个昏暗的夜晚,李红琴那满含祈求的眼神,那盈满眼泪的忏悔,那句“别让孩子吃桃,他会过敏”的忠告,一遍又一遍萦绕在田文军的耳边。时间呀,它既是岁月流逝的见证,也是稀释仇恨的溶剂。

“你李阿姨也挺不容易的,可怜的人呐!”田文军不知是和儿子说还是对自己说。

“哥哥,我想妈妈了!”吉芳已在深圳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养父母符合法律规定的领养孩子的所有条件。

“这就是了。”田鹏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家。“妈妈!妈妈!”兄妹两人远远地就喊了起来。

“你们找谁?”一个小女孩站在门口,长相甜美可人。闻声,李红琴从屋里走了出来。

“吉刚、吉芳……”眼泪代替了所有的话语,拥抱代替了所有的思念,李红琴双膝跪地,感谢这些年的祈祷和期盼,孩子们又回来了。“都长高了,都长大了。”李红琴一手抚着吉刚的背,一手摸着吉芳的脸。

“吉英,快来,这是哥哥和姐姐,妈妈天天念叨的哥哥和姐姐呀!”一旁的小女孩,睁大惊恐的眼睛。“田大哥,我也有了自己的亲骨肉,打断骨头连着肉呀,那些年对您造成的伤害是多么的不应该呀!”李红琴又聊起了过往。

“妹子,都过去了,咱不提这个。你看,孩子们都好好的,这比啥都好!”鲁晓娟拉着李红琴的手,没有了怨与恨,两个妈妈都双双把头扭过去,看着庭院中玩得正猛吵得正凶的嬉闹不停的孩子们。

都过去了,别放在心上。是呀,恨已然成为了过往,爱已牢牢地维系着现在。

夕阳一点点地下移,余晖肆虐地浸没山里的一草一木,林中偶有几只被疾驰而过的火车惊起的鸟,掠过车窗又展翅飞往远方,CD的歌声又婉转而又悠扬回荡。

“爸爸,我有两个家,一个在城里,繁华现代化的大都市,一个在山里,有着淳朴乡风乡俗的大山里。”小小的男子汉田鹏在回城的路上,盯着爸爸的眼一字一顿地说道。

“是呀,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田文军摸摸儿子的头,心里感慨万千:“这小子长大了!”

点评

《亲爱的》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已超出了“打拐”这个话题本身,它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的深思,特别是对于影片中李红琴这个人物,“怜爱”的成分应该是有的,所以读罢这篇续写之后,我为小作者主题的表达叫好:李红琴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是电影中的情节),田鹏和吉芳都有了幸福的家,田文军和李红琴消除了怨恨,留下的是“爱”。另外,文中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淡淡的语言刻画,也极好地烘托出了“爱的力量”这一主题。

(赵建霞)

猜你喜欢
哥哥阿姨儿子
打儿子
加菜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推销
哥哥什么都知道
简单快乐
犀牛哥哥道歉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