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造口袋更换法在高流量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

2017-04-12 02:18黄丽明韦海钰郑陈珊杨文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肠液瘘口造口

黄丽明 韦海钰 郑陈珊 杨文洁

改良造口袋更换法在高流量肠外瘘患者中的应用

黄丽明 韦海钰 郑陈珊 杨文洁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造口袋更换法改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肠液管理、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将40例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造口袋更换方法粘贴底盘,观察组采用中心负压吸引管理肠液的同时更换造口底盘,评估两组患者每次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肠瘘瘘口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每次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缩短、肠瘘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减少、患者的舒适度提高(P<0.05)。结论:改良造口袋更换法可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减少肠瘘液体污染皮肤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肠外瘘;造口袋;负压吸引;护理

肠外瘘是消化道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治疗的要求是早期引流、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态等[1]。近年,运用造口袋联合负压吸引控制和收集肠瘘液体取得了良好效果[2-3],如何有效利用负压并提高造口底盘粘贴成功率,使瘘口周围皮肤不受污染、刺激,是护理肠外瘘的一项重要操作。我们改良造口袋更换法,对高流量肠外瘘患者进行负压下粘贴造口袋,不仅有效保护瘘口周围皮肤还能提高造口袋的更换效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入住胃肠外科治疗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40例(更换造口袋61次)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13例。年龄45~68岁。患者全部采用造口袋联合传统的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控制和收集肠瘘液体来管理瘘口及皮肤。患者对操作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进行造口袋更换操作31次,对照组进行造口袋更换操作30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型号的一件式造口袋(型号22771),由专职护士根据肠外瘘瘘口的类型及周围皮肤情况正确剪裁造口袋并佩戴好,使造口底盘紧密的粘贴在瘘口周围,造口袋内放置一条22 Fr剪有多个侧孔的胃管,胃管顺着底盘的内圈围一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及瘘口中心,胃管顺着造口袋的开口拉出,用棉绳扎紧袋子开口,连接墙式中心负压装置,负压调整至-100~-50mmHg,保持低负压引流通畅状态。根据造口底盘浸渍程度及瘘口引流情况每3~4 d定期更换造口袋。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更换造口袋方法。步骤为准备好更换造口袋所需的物品,从皮肤揭除造口底盘,瘘口用棉球或纱布堵住,生理盐水清洗瘘口及周围皮肤、纱布擦干皮肤,在瘘口周围皮肤上涂造口护肤粉3~5 min、再喷皮肤保护膜保护,测量瘘口大小,裁剪造口底盘,粘贴造口袋,连接负压装置。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良造口袋更换法。从皮肤揭除造口底盘到粘贴造口袋的全程操作中,中心负压吸引连接管保持负压状态,连接管的尾端开口放在瘘口上,随时吸引漏出肠液,使漏出肠液不溢出到瘘口外的皮肤,并使连接管妥善摆放于瘘口周围皮肤上,以不影响操作为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每次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瘘口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患者的舒适度。参考高东红等[4]舒适度评估方法在每次完成操作后评估患者的舒适度,分为舒适、基本舒适和不舒适3种情况。舒适度=舒适+基本舒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和舒适度比较(表1)

表1 两组方法患者瘘口周围皮肤污染次数、和舒适度比较(次)

2.2 两组患者更换造口袋时间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更换造口袋时间比较(分,±s)

3 讨 论

由于高位肠外瘘患者瘘口无括约肌,肠液排出不受人意识控制,且每天漏出大量的肠液,达到1000~2000 ml,尤其是患者进食后胃肠蠕动增强,加快了胃肠内容物的排出[5],棉球及纱布吸收液体能力有限,无法完全堵住漏出肠液,临床护理中注意这类患者的造口袋更换时间如果更换过程中没有负压管理漏出肠液,宜选择餐后3~4 h为宜。常规的更换造口袋护理方法,瘘口周围皮肤随时会受到漏出肠液的污染,造成造口袋底盘难于粘贴,或粘贴后容易脱落,周围皮肤易出现粪性皮炎,增加了护理难道,患者舒适度差。漏出肠液主要为碱性液,具有很强腐蚀性,局部皮肤可被肠液侵蚀,造成糜烂、剧烈疼痛、红肿、破溃[6],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低于观察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肠液刺激皮肤及反复清洗皮肤引起不舒适导致。护肤粉能促进损伤皮肤的愈合,起到加强造口周围皮肤的保护,皮肤保护膜可隔离皮肤免受排泄物刺激[7],为肠瘘引起的皮炎及创面愈合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更换造口袋时间多于观察组患者,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改良的造口袋更换法应用中心吸引装置通过持续负压吸引漏出肠液,可达到避免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后的再次污染,节约了反复清洗皮肤的时间,缩短了更换造口袋时间,间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本研究中观察组出现2次瘘口周围皮肤的重复污染,主要原因的患者身体的移动导致负压吸引管移位引起,提示在临床护理中,应注意妥善固定好吸引管,可两人操作,帮助固定吸引管在合适位置,以减少漏出肠液污染皮肤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流量肠外瘘患者应用改良造口袋更换法管理肠液可有效缩短医护人员更换造口袋的时间、减少肠瘘液体污染皮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研究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瘘口周围皮肤重复污染较高,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偏小,方法单一有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是否还有更好的材料及方法管理更换造口袋过程中的漏出液保护皮肤。

[1] 孙红玲,许彩云,夏金萍,等.9例肠外瘘患者早期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引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25-1026.

[2] 林雪蓉,陈玉祥,胡琳娟,等.封闭式负压吸引与造口袋在肠外瘘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19(27):24-25.

[3] 段景芝.造口袋与持续负压引流联合应用于肠瘘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J].2014(7):35-36.

[4] 高东红,利结芳.烟卷式加压包扎法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80-81.

[5] 季 伟,刘 洋.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1821-1824.

[6] 俞 莉.肠造口周围皮肤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1(2):9-10.

[7] 骆菊英,朱惠琴,罗庆玲,等.造口护肤粉联合皮肤保护膜及水胶体透明贴在治疗肠造口粪水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3-14.

(本文编辑 冯晓倩)

537100 贵港市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黄丽明: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2016-09-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4.047

猜你喜欢
肠液瘘口造口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1例770克早产儿肠穿孔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瘘口定位与内镜手术21例分析
辨证分型指导下不同清肠液温度对清肠效果的影响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氧渗透辅助负压封闭治疗在食管癌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