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暖阳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7-04-12 13:29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二小学许树标王活游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番禺区书香校本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二小学 许树标 王活游

基于『暖阳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二小学 许树标 王活游

一、 “暖阳教育”的内涵

暖,从自然的角度理解是温度的意思。从人文的角度理解,暖与爱意思相通。暖即是爱,爱即是暖,人情温暖就是人间有爱,心中感到温暖。

“暖阳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它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崇尚光明的精神。当人面朝暖阳的时候,他永远看不见黑暗,在明媚的暖阳之下,心中能自然而然地生发出爱生活、爱一切事物的爱意,自然而然地保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 “暖阳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暖阳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充分尊重和满足我校师生以及我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体现 “暖阳教育”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课程建设特色和教育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阳光德育课程”:阳光德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旨在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引导学生建立起阳光的生活态度。以塑造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主自强、合作合群的一代新人。我们坚持实施 “阳光德育”,在工作中,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摸索出一个适合我校校情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创新模式:德育科研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书香校园课程”:每年我们都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开展 “经典诵读”活动、 “环保书市”、启动读书节、与番禺区图书馆开展共建活动,建立番禺区图书馆沙二小学分馆。开展每学期班级同读一本好书活动和“经典诵读”活动。如 《日有所诵》及古诗70首的诵读积累,利用放学排归程队的时间进行有感情的诵读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的一个亮点。同时我们也把读书活动引向社区广阔的天地,向社区的居民推荐好书,开展家长学生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使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每年4月,我校都会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记录阅读过程,展示阅读成果。从2006年开始,已经举办了十届读书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建构了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读书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活动中接受熏陶,发展个性,提高人文素养,为其终身的发展夯实基础。

“绿色文化课程”: “绿色”永远是我校的主颜色,一直以来,我校对环境教育十分重视, “节能减排”更是我校全体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我校围绕 “节能减耗”的行为准则,规范水、电、煤气的管理,对用水、用电和用气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找出用水、用电、用气的规律,提出节约水、电、资源的制度与措施。成立 “红领巾节约水、电监督岗”,各班设立用电管理员,所有空调贴上温馨提示: “请把温度调至26摄氏度”,并为全校洗手间安装节水冲水装置,收到良好效果。

学校围绕 “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创建友好和谐型校园”和 “培养师生可持续节约行为与生活方式实验研究”专题开展环境教育研究。通过 “绿色管理” “绿色教研” “绿色活动”、 “绿色社团”和 “绿色校园文化”研究,把环境教育作为我校德育工作重要载体

“特殊教育课程”:我校由于在番禺区福利院附近,所以十多年来学校一直无条件地接收区福利院收养的弃童及户籍地段残疾儿童入学,尽心尽力地提供合适的教育,对他们无微不至地关怀。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入读学校的特殊儿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为了能给孩子提供更好教育与康复治疗,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的课堂教学,我校建设了一间资源教室,建设和改造学校无障碍硬件设施,如校道、建筑物出入口、室内走廊、过道扶手、无障碍洗手间等,从2015年开始设立了特教班,这是我区第一所普通小学开设 “特教班”的尝试,为特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学校从区培智学校借调一名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并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特殊教育团队到学校开展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实践。初步形成以 “普教+特教”的教学模式,使融合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 “暖阳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

1.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既有过程评价又有终极评价;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评价。制定沙墟二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标准,正确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2.把校本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表现和成效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指标,考核结果纳入岗位绩效评价,作为科组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大力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贯彻实施。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番禺区书香校本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南雅学校作品集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最是书香能致远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