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2017-04-13 08:32黄薇陈敬凡利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有效率血糖研究组

黄薇,陈敬凡,利敏

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工业 416 医院,四川成都 610066

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黄薇,陈敬凡,利敏

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工业 416 医院,四川成都 610066

目的 研究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 2013—2016 年的 110 例慢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其中对照组 55 例,采用常规基础干预管理模式;研究组55例, 采用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半年后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8.18%,对 照组的 有 效率为 85.45%,研究组 高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P<0.05);对照 组 患 者的精神 状 况 、生 理 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健康状况和情感状况等各项指标的评分低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可控制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异常为临床症状的慢性疾病,因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升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开始递增[1]。 糖尿病患者长 期 存 在高血糖异常的 问题,会导致眼、肾、心脏和血管等重要组织受损,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多饮 多 食、多尿和体重下 降 等[2]。 糖尿病 目 前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但可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控制、饮食、运动和药物方面来控制糖尿病,血糖的稳定决定糖尿病的 并 发症发生率[3]。 该院为了患 者 能 更 好 地 控制病情,研究了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并与常规基础干预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该院 2013—2016 年的 110 例慢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其中分析组 55 例,男性 30 例,女性 25 例;年龄 48~80 岁,平均年龄(54.3±7.5)岁;病史 2~21 年,平均病 史 (8.6±3.4)年 。对照组 55 例,男性 29 例,女性 26 例;年龄 51~78 岁,平均 年 龄 (55.2±6.4)岁 ;病史 3~22 年,平均 病 史 (8.1±5.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和文化程度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且签好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临床症状与《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①排除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如:心肌衰竭、肾脏受损、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③排除糖尿病肾病和有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干预管理模式,增加患者在用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可采取讲座、宣传手册、海报、影像和随访等方式来干预。 研究组采用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干预内容主要包括:①将健康管理师组织成干预小组,对所有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②制定详细的干预策略,每个月分别进行一次将抗知识讲座和讨论,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并发症,了解在饮食、运动和用药方面的方法,了解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控制和预防的重要性。③实施干预策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和并发症的了解,掌握在饮食、运动和用药方面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干预、控制和预防的能力。 ④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因糖尿病需长期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恐惧和急躁等心理,导致失去治疗的信心,故心理干预在治疗糖尿病中必不可少。⑤对患者的饮食和运动进行干预,饮食是患者控制糖尿病的基础,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体重制定相应的运动,对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1.3 观察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在 6.1 mmol/L 以下。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空 腹 血糖在 7.1 mmo/L 以下。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空腹血糖在 7.0 mmo/L 以上;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根据 SF-36 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健康状况和情感状况进行评定,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反之。

1.4 统计方法

该文的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有效率

研究组有效率为 98.1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85.4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有效率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健康状况和情感状况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

3 讨论

治疗慢性糖尿病可从血糖、临床症状、代谢和并发症等方面入手,若将患者血糖控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调整代谢的紊乱情况,不仅可提高治疗疗效 ,还 可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4]。 临床上 治疗 表现在控制血糖方面, 而血糖的稳定情况与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和知 识掌握程度密切 相 关[5]。 而我国 是 糖 尿病的高发国家,位居世界首位,该病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困扰,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而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方便患者积极参与,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通过健康的管理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 患者对血糖的控制和临床症状的缓解在家里就可进行,而社区是管理患者的重要机构,对实施相关管理措施时较为方便[6];普通的社区对患 者的 干 预 度 不 够 ,管理方案比较单一和专业,患者的掌握度不够,导致管理的效果不明显[7]。 有研 究 表 明,实施糖尿 病 患者早发现、早预 防 、早控制和早治疗的管理方案,可最大力度解除糖尿病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生活的威胁,而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可实现此管 理 效果[8]。 可见,综合 健康 干预管理模 式能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和国家减轻负担。

综上所述,综合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可控制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谢艳华,戴卫华,张杨,等.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 病 患 者 的 影 响[J].护 士 进 修 杂 志,2014,2(11):1004-1006.

[2]许美群.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当 代医学,2015,12(22):88-89.

[3]陈芳云.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作用[J].世 界 最 新 医 学 信 息 文 摘 : 连 续 型 电 子 期 刊 ,2015,24(77):245-246.

[4]王 辉.综 合 干 预 管 理 模 式 应 用 于 社 区 慢 性 糖 尿 病 患 者 治 疗的 效 果 分 析[J].医 药 前 沿,2015,31(2):48-49.

[5]武艳红.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医 药前沿,2016,12(3):380-381.

[6]崔学利,施小明,李园,等.慢性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 的 分 析[J].临 床 医 药 文 献 电 子 杂 志,2015,4(33):6863-6864.

[7]李秀荣.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社区自我管理实施效果分析[J].湖 北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医 学 版,2011,28(2):80-81.

[8]聂 蓉,郑 君 圣.综 合 干 预 管 理 模 式 对 社 区 慢 性 糖 尿 病 患 者的 影 响 分 析[J].吉 林 医 学,2016,37(7):1811-1812.

R473

A

1672-5654(2017)02(a)-0021-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021

2016-11-04)

黄薇(1967.5-),女 ,四川内江人,本科,副主 任医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

猜你喜欢
有效率血糖研究组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很有效率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My Father